讲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析阅读主要用在论说式的书籍中,不适合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分析阅读需要读者进入阅读的十五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第一个阶段的教导对我的帮助很大,告诉我要先对一本书分类,再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一本书在谈什么,再将全书的大纲分出来,最后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则让我在面对一本论说式的书时,不要对里面繁多的论证害怕,而是能够从容的面对作者的论述,更好的理解一本书。不过分析阅读的规则很繁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掌握住,需要不断的运用作者的规则去阅读书籍,就能够更好的掌握作者所教导的方法。
我们读一本书,首先要用的是检视阅读,通过检视阅读,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你去读,如果值得,我们再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去阅读。以前自己阅读可以说是随意性的,所以的书都基本用同一速度、方法进行。忽视了这书是否自己需要读的?是否对自己有启发?对这些问题没有关注过,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中走了许多的弯路,而且阅读也没有什么好方法,阅读的效果甚微。作者在如何做分析阅读时,给我们提供了十五个阅读的规则,如果我们能按照这些规则去阅读一本自己认为值得读的书,那将会受益匪浅。这些规则又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规则能为我们回答阅读前提出的四个问题。
第一阶段是整理内容大纲。这部分包含四个规则:1、知道所读书的类别。2、能用一句、最多几句话来叙述书的主要内容。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是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
4、发现作者的意图。运用这一阶段的规则能帮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第二阶段是诠释内容。这部分也包含四个规则:1、找出共通的词义,与作者达成共识。2、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3、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书的基本论述。
4、找出作者的解答。运用这一阶段的规则能帮我们回答第二个问题。
主题阅读
规则:
1、 找到相关的章节。(以主题为重点)
2、 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建立自己的词汇,并用它诠释不
同的作者)。
3、 厘清问题。(建立中立的主旨)。
4、 界定议题。(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
5、 分析讨论。(对不同回答的真实性及与自己的关系进行分析
讨论,最后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辅助阅读的利用
1、辅助阅读的定义。
2、辅助阅读应该在内在阅读之后。
3、辅助阅读的类别。
四、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一)、实用性书籍
1、类型:说明规则的和阐述规则形成的原理的两种。
2、方法:找作者目的;作者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把规则四改成“我会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吗?”;把规则八改成“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二)、阅读想象文学
1、三个不要:
(1)、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2)、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3)、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与真理一样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2、方法:
(1)、分类:抒情诗、小说、戏剧。
(2)、抓住整本书的大意(剧情)。
(3)、了解具体情节的发展。
(4)、熟知小说的要素(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
(5)、投入去体验。
(6)、感受情节的发展。
(7)、不要去批评想象文学,你只能说喜欢与否,没有对于错。
3、读历史书
(1)、对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应该多看几本相关的书。
(2)、在关注时间、地点、事件时,还要关注当时人们会如此行动的原因。
(3)、作者的写作模式是什么?
(4)、明白发生的事?为什么会有这件事?事件的影响是什么?对现代人们又什么启发?(以史为鉴)
(5)、评价的方面是:够不够真实、资料是否误用和对自己有什么作用。
4、读报纸新闻
(1)、作者写作的心态。
(2)、他想要证明什么。
(3)、他想说服谁。
(4)、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5)、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6)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原则:擦亮自己的眼睛,别盲目相信。
5、阅读科学与数学书
(1)、分类:科学与数学的经典之作和现代科普著作。
(2)、阅读科学与数学经典的建议:不看现代专业的科学与数学书,那是给专业人士看到;至少要读一些伟大的科学经典巨著;了解科学中归纳法的论点、论据;带着了解相关问题的心态去阅读,不是要成为专家。
(3)、阅读科普书的建议:科普书是为大众而写的;科普书需要更主动的阅读;目的是区了解、明白书中所说的话。
6、阅读哲学书
(1)、两种哲学领域:关于存在于变化的问题和关于善与恶,好与坏的问题。
(2)、建议:只阅读关于第一顺位的哲学书(既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是找到想要回答的问题;最花费力气的是理解作者的词义与基本主旨;注意归纳性的论证;哲学问题的最大特色是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回答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