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今人亦如此,因为春节还是能休上好一段时间。
人闲下来,便会拾起平时不紧急却很重要的事情,比如回顾过往得失,回忆初心梦想,总结自身优缺,重整人生规划,确定下一个小目标和执行计划,等等。
当然,闲下来也可能只想吃喝玩乐,因为这种追逐天性的享乐使人快乐,尤其当这种享乐在平常越来越困难的时候。
只是步入中年以后,对未来的向往和忧虑会告诫自己要自律,要敬畏人生的无常。所以闲下来的时候,总需要从哲学三连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来消除对未来未知的惘然和恐惧。
制定一年之计,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取决于这是长远规划中的一次迭代,还是一次从零开始的行动。
严格来说,没有绝对的从零开始,毕竟活着过了不少年头,只是没想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因此,要有一个合理的一年之计,最好先有一个较为系统的长远规划。而如何制定这规划,便是这篇文章想分享的工具 — GTD(Get Things Done)作者艾伦.戴维(Allen)提出的人生的“六个高度” (The 6 Horizons of Focus,原文链接)。虽然中文翻译和原文直译有些差异,本文还是尊重中文的翻译,以保持以提及这个工具的其他内容一致。
最初自己制定计划比较简单,如KPI般列一个年度目标清单,排一下优先级。后来,觉得人生里有几个领域是有长远想达到或保证的目标,比如事业,家庭,财富等;于是制定出类OKR结构的计划,目视远方,脚踏实地。接着,我发现许多励志社科类书籍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更系统的工具和模型帮助我们管理好人生长远的规划和短期的计划执行。
这“六个高度”,从高到低分别是,
5万米高空视角——人生的宗旨和原则(Purpose and Principles)
这是最高的视角,旨在俯视自己的一生应该遵循怎样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视角里,我们要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的人,有什么人生信条能够体现自己的追求的三观并需要严格遵循,等。
我觉得这个视角上关注的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内容。站的高,看的远,但看的也不会那么清晰,主要还是把握一个大方向 —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才觉得一生是有意义的。
4万米高空视角——3-5年内愿景(Vision)
3-5年内,自己希望能看到的情景。比如在事业上自己会是什么样子的,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自己的休闲娱乐是什么样子的,等等。而这些愿景需要和自己的宗旨和原则相一致。
3万米高空视角——1-2年内的目标(Goals and Objectives)
1-2年内自己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是否能够达成自己3-5年的愿景。
2万米高空视角——重点领域和责任 (Areas of Focus and Accountability)
到了更低的视角后,自己便具体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重点领域,明确自己在每个领域里的角色和责任,同时可以为每一个重点领域制定1-2年内要完成的任务。
这里的重点领域有可能有很多,具体看个人情况而定。
我觉得这个视角更多是为了关注人生的平衡性,避免不想要的不均衡的发展。比如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八个重点领域,而常用的八大领域包括财富、社交、家庭、事业、效能、休闲、学习、健康。
1万米高空视角——6个月到一年要完成的项目(Projects)
到了1万米高空视角,最后一个高空视角,便要关注6个月到一年内要完成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自然是为了1-2年要达成的目标服务。项目是需要关注执行的,因此这个视角是需要关注项目的具体执行计划的。
地面视角——下一步行动(Calendar/actions)
到了地面,便要关注下一步要做什么。而这部分以及一万米高空视角(项目)的实践,GTD自有一套非常完备但有点过重的工具支持。
抬杠:其实原文说的高度单位不是米(meter),而是英尺(feet)。
其实,关于个人的长远规划,我只使用高空视角,因为只需要简单描述,跟踪管理的频率不需要太频繁,我一年一回,为了一年之计。
关于项目的具体执行,可以找一种轻量级工具,比如OKR,去管理跟踪。我觉得一个季度跟踪一回就够了。
而地面视角,即处理待办事项,工具和方法论太多,选择自己习惯的即可。
有了人生的“六个高度”的视角描述后,一年之计便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只要基于上一年的描述,回顾并根据新的情况更新,再着重制定今年一万米高空的项目,一年之计也就完成了。
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制定一年之计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