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读书似乎成了一件挺另类的事,生活中似乎有太多更有趣的事情可以做,似乎有太多的情绪可以寄托,读书这件事变成了可以放弃,可以妥协的一件事。如果说起回家看书和朋友的邀约,若非有着职称考试压力当头,应该许多人的选择都会是赴一场美食的盛宴吧。
甚至相比运动,读书这件事更为小众,当然在那些精英的人群中,不读书才是一件绝不可见的现象。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平凡的我们,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那些平凡的“大部分”,每一次朋友圈刷了鸡汤,满心热血买了微课,得到专栏,买了厚厚一摞的书籍,一年以后,似乎每一本都看了一些,似乎又都不太熟悉。我们错以为是我们买错了书,听错了音频,更有甚者,那些已婚大叔大妈们“善意”提醒着读书人“少看点书,会变成书呆子的,所以你才嫁不出去”,这样的言语在小城镇里尤其普遍。记得大家年少上学时,大家仍然会觉得爱读书是一件好事,读书成绩好值得骄傲,何以工作以后,大家的评价标准却变成了“结婚没有?工作稳定没有,待遇如何?”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该经历的人生,但读书这件事似乎仅仅停留在我们前四分之一不到的人生里。
在工作的兵荒马乱中,读书人不如运动的人有着明显的肌肉线条,不如画画的人可以随手画出美丽风景,他们似乎很低调,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外表看起来似乎并没多大差别,甚至那些人会多睡几个小时,脸上皮肤显得更加白皙细嫩。读书的人似乎总有些傻气,似乎书籍改变起一个人来显得力不从心,一年两年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非要等到十多年之后,两个相同环境的人渐渐有了些许差别,人们开始找原因,运动,乐观,甚至读书?但我们无比确定,那些满腹经纶的人,一出场就是满身风雅,人们吹捧读书,却不知道为何而读,只知道为变美变好而读,可是读些什么?似乎什么都可以,只要读书就行。那读的懂吗?只读能读懂得呗?这样的读书,真的能帮我们抵制中年的油腻吗?我想未必吧。
有一天忽然问自己一个问题?“读书容易吗?”答案是并不容易,读书花时间吗?当然,读书是最花时间的事了,那既然花时间,我们究竟读了些什么?答案非常模糊,我列举得出我2017年以来读过的书,模糊记得哪些书给了我一些核心的观点,再往前,2016年,2015年,我也只记得哪些书读过,哪些书给过我感动,可是那些书籍里曾经美好的句子,甚至当时美好的悸动,记忆模糊。读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短暂的安宁平静的内心。想要持久,那只能读下去。
工作以后的读书,不再有考试的压迫,更多是一种自主选择,难易自选,类型自选,更为自由,也更为考验人心。只有真正的热爱,才能日复一日埋没在故纸堆里,不觉厌烦。只有真正的渴望,才能敢拒绝一个接一个的饭局,只换青灯半盏,书卷一本。只有真正的有所执,忍下那些寂寞时光,才敢用时间去赌一个遥不可及的美好。我始终坚信,只有以年为单位的读书,才能真正给你想要的仪态从容,这样态度的读书,才是真正的不负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