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邮轮第一日,广播通知当晚要把时间往前多拨一个小时;昨天再行通知,还要再往前拨一个小时;今晚继续如斯。何以如此,只因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时差需要。可问题又出现了,凡是与网络有关联的时间,没了网络又如何手动、或自动前拨?只好用脑记住调整的时间,避免闹出时差笑话。比如今日凌晨晨练结束,还想着早餐还早,突然记起时差应该7点半了,赶紧去往餐厅,果然就餐的已经络绎不绝。
上篇谈到邮轮颠簸晃荡的事,还在仔细探究原因何在,午休之后乘坐电梯下到7层,绕700米周长步行道4圈,顿感神清目爽,所有的晕晕乎乎全都消失,看来人体的适应能力在发挥作用了。前几年上了邮轮虽然也晃,但感觉并没那么明显,当下同样的晃,感觉却大不一样。问题可能出在年龄渐老,自身平衡机制减弱,好在仅两天又还原如初。两天时间,与同船游客也逐渐熟络,不是可以语言交流的熟,而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就能主动微笑、打招呼的热切。这老外吧似乎天性幽默,大都具有人来疯、自来熟,豁达开朗的性格。午后步行道上行走,插肩而过的男女老外,老远的就开始手舞足蹈,脸上的表情更是风趣搞笑,一下就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这人呀,甭管来自哪里,语言有无障碍,人性却可以共通。肢体语言本来就是最随意、最直接的交流。
邮轮上的乘客就餐,有一次性容纳数百人的自助餐厅,丰富食品、饮品随意拿取,还有穿梭其间的服务人员主动相助。另一种方式是免费特色餐厅,需要提前预定座位。因为有着优质的邮轮服务传统,随时都能感受到服务人员的春风拂面,也能从内心里体会到宾至如归。当然也有人不太适应邮轮旅游,比如容易晕船的、不喜欢顿顿吃西餐的、离开陆地就缺乏安全感的。但若是遇上喜欢的,就巴不得一辈子都在邮轮上晃悠,享受独具特色的有趣经历。
(本文插图系作者邮轮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