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佳怡荐读】
大家好,我是张王佳怡,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是但丁的《神曲》。
神曲成书于文艺复兴时期,反映了意大利自中世纪向现代化转变的历程。最初翻开这本书,是为它的名字所吸引——神曲,神灵之曲录。一直以为这本书是与乐音相关,后来才知晓,“神曲”原意为“神圣的喜剧”。今之喜剧者,大多都含有讽刺意味。想来但丁在命名这本书时,也或多或少含有几分讽刺在内。
《神曲》以全篇的对话为主,环境为辅,为我们展现了地狱,炼狱与天堂的内涵。恩格斯这样评价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从《神曲》中我们不难窥探到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感受到但丁的真理的追求。
但丁以“我”的口吻,自述了他幻游的全过程。从地狱至炼狱,再至天堂,描写了形形色色上百个人物。虽然但丁没有过分详细的进行肖像的刻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人物的认识和揣摩。诗人将自己对蒙昧主义的反对,对真理的追求渗透在每一个人物的每一句话中,哪怕只是地狱中的一个普通的灵魂,他的言行举止也不时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在一切的人物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我”,而是维吉尔。作为“我”的引导人,维吉尔是真理与哲学的化身,也是全诗剧情的推动者。他被“我”称做老师,而他那些富有哲理的语录更加值得我们去思考。在《地狱》第二十篇中,维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里(指地狱)不应当再有怜悯。”这倒不是说他有多么的铁石心肠,而是恰恰反映了他的理性思维:不一感情做无谓的慈悲。人有感情自然是好,可若是思维被情感所牵引,那就是蒙昧了。只可惜在临近天堂时,维吉尔被排斥在外。不知是他过分的哲理与天堂之欢乐格格不入,还是因为其他,我们这位哲人还是在《炼狱》之末离开了。或许这也是中世纪在思想上所遗留的痕迹罢。
诗中有一个细节,每一部都以“群星”作为结尾。从仰望群星到上升群星,再到最后与群星共存,我离群星的越来越近,也象征着我同真理的愈发接近。但丁在全诗中都反映了自己对真理的追求与赞美,而“真理”这一词,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对于我们都是一种崇高的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虽然绝对,但也有一定的正确性。实践与真理往往是并存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真理中进行实践,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共同认知。这种观念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他们关注的更多是教皇控制下的蒙昧主义。而作为真理追求者的但丁,自然是不会为统治阶级所容纳,因而才有了但丁流落异乡后的史诗《神曲》。
《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见证者,也是真理主义的开端。我诚挚的推荐大家去读一读但丁的这部史诗,体会那个特殊时代的艺术,感受蒙昧主义下挣扎的真理思想。我的播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读者自画】
我是张王佳怡,一个平凡的女孩,有着普通的生活。喜欢在宁静中,捧一本好书,品一味香茶,感受时光在指尖流逝。或是醉听一场雨,卧看一朵云,拾一瓣花,探一片青。平平淡淡,却是最真的活。
【对话】
徐俭:既然作者没有对地狱至炼狱到天堂里的景物进行描绘,那为何不补充呢?既可以美化语言,也可以体现主题。
张王佳怡:作者并不是没有对景物进行描绘,而是相比于人物对话来说没有过于强调。《神曲》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是用来衬托“我”的心理感受及变化,但全诗还是主要依靠对话来反映主题,而对话之中也会夹杂少量的环境描写,我想这也是作者的一种风格吧。
徐俭:我的意思是:既然作者没有补充,那么可以自己补充。
刘彦彤: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无疑代表着欧洲文学的一个巅峰,艺术家与传世之作层出不穷。但我一直没有阅读这方面的书,因为总感觉那个时代的作家和文字与我有一定的距离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张王佳怡能把《神曲》读完,让我很佩服。我想问一问,你读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受呢?面对其与我们熟悉的文化的差异,你是怎样理解的?
张王佳怡:对于我们所不熟悉的文化,理解起来的确是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选择在阅读之前,首先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大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建立在这二者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了解清楚这些可以使我们更加贴近那个时代,从而去理解作者的感受。
颜天宇:播报主要写了作者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在读完这本书后,自己对于这本书有什么独特的理解与思考呢?联系但丁对真理的解释,你自己又有什么见解呢?
张王佳怡:“真理”这一词,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对于我们都是一种崇高的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虽然绝对,但也有一定的正确性。实践与真理往往是并存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真理中进行实践,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共同认知。若没有实践而只有真理,我们只能理解其表象,而非内涵;可若是只有实践而没有真理,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枯燥与不解”@颜天宇,你好,这就是我对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