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轩哥的吃苦耐劳
第一次见到轩哥,是在我们心理课堂上。
一身朴实的衣服,说话谦虚的态度,和善温柔的口吻,虽然有岁月痕迹但仍旧无法掩饰帅气的脸庞。
那天他在课上,安安静静地坐在前排,面带笑容地睡了一天。
我不明白,这么有钱帅气的主,不是应该头油倍亮,英姿飒爽,唯我独尊么,怎么他看上去稍稍有点矬啊。
那天晚上下课已经半夜11点了,我负责打扫场地,恰巧轩哥做完个案出来,就拿起吸尘器开始吸地。
他只是我们一位普通学员而已。
我被另外一位学员拉着不断地问问题,对我来说,回答问题要比收拾场地来得容易多,所以我索性坐下来开始不断地回答问题,然而那时的心思,却不自主地被轩哥拉走了。
我在想:这样一位亿万富豪,半夜11点后,帮忙清理垃圾?
学员正问我关于赚钱的事情,我说:不用回答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轩哥就知道了。
他踏踏实实地吸地、摆凳子、刷碗、擦工具台,一丝不苟地不放过每一个地方。
说来我都汗颜,作为事业伙伴,我想的是明早阿姨来刷碗,而不是自己刷,可是他却做了好多我自己眼睛里看不见的活儿。
我想到小时候我姥姥经常说我们懒人的一句话就是“懒人眼里看不见活儿”。
真的,这话太在理了,我真的不是懒,而是不觉得需要要干什么活儿!
那天晚上,我们打扫卫生打扫到凌晨1点。
跨年之夜我跟轩哥打了十分钟电话,本想采访他一下关于赚钱的心态和方法,他却谦虚地说:你们的理论讲得都很好了,不需要我再讲什么了。
我看这么谦虚一位哥,啥也不说,这采访应该是进行不下去了,然后我想起第一次我们见面他帮我们打扫卫生的事情,于是问他:赚钱是不是一定要吃苦耐劳呢?
“嗯,这是必须的,在你们现在来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可以说不是吃苦耐劳,但是也要高强度地做,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吃苦耐劳,像我们那个年代,喜欢的,不喜欢的,我都会去做,而且是拼命做,一定要吃苦耐劳。”
挂断电话,我想到过往打工六年的时间,对于喜欢的工作,会有一点点吃苦耐劳的味道,对于不喜欢的工作,能逃就逃,我总是想要舒舒服服地赚钱,然而却不知道,每一分钱背后,没有偷工减料,而是凝结着很多吃苦耐劳的汗水与智慧。
02 茉莉姐姐的说干就干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与我同床共枕过的茉莉姐姐,一位有着模特窈窕身材的顶级白富美。
同床共枕的那几天,我不断地去观察我与她之间的区别。
每天早晨六点半,闹表一响,我翻个身继续睡,而她却一骨碌就爬起来了,打开窗帘,看着外面明媚的阳光和清澈的湖水,伸个懒腰然后说:
“哇,实在是太美了,果然你快起来看呀”
“啊………………”我撕心裂肺地挤出一丝应和她关于美好的感慨,然后继续睡。
她开始洗澡、整理衣物、叫其他同伴起床、欣赏美景……甚至有一天早晨,她无意中想起了自己的伤心往事,便痛痛快快地在床上大哭了一场,然后又哼着歌去洗漱了。
每天早晨在她做了这么一堆事情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床上躺着。
我其实是睡不着的,我只是躺在那里纠结着:我起不起来呢?我要几点起来呢?会不会耽误他们用浴室呢?我们几点出发?我会不会迟到呢?
那几天下来,我喜欢上了茉莉姐姐的性格,因为在她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一直困扰我的“纠结”二字,她总是说干就干,没有顾虑,雷厉风行,执行力超强。
跟她同住那几天后,我回来观察了一下我自己,我几乎每天早晨的赖床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
但是我知道,这身价过亿的差距,不仅仅是在每天赖床这半个小时里形成的,还在每一分每一秒的“说干就干的执行力”里形成的。
03 芷墨的持之以恒
第一次听说她,是在我们去上课的路上,道子跟我提起的。
吸引我的,是她美丽的名字:芷墨。我正在幻想着她是该有多么书香气质地柔美。
然而此时道子跟我说她就像《欢乐颂》里的安迪一样,留个中卷发,开个跑车,关键问题是,她跟你一样大。
嗯,道子老师果然时不时地就要敲醒我一下。
好吧,画风一转,原来芷墨是位女强人。
见到她后,我才明白她与安迪的不同:安迪的跑车是她朋友老谭的,而她的跑车,是她自己说买就买的。
同样四天的课程,她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一丝彰显和炫耀,在讲述生命之痛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原来,她从11岁就开始出去赚钱养家了。
11岁……我听了之后,一方面的确能感受到一个孩子那无法抹灭的心痛,另一方面我有个念头闪过:
人家11岁就出去赚钱养家,赚到现在赚了20年,而我从30岁开始想赚钱,到现在才赚了1年……
你确定人与人之间要比较么?!
芷墨继续讲她的生命故事,她20岁财富自由,她曾经抓住商机2个小时赚了200万,她曾经带领4个人开创了一个价值5000万的商业模式,被行业纷纷效仿。
有眼光、有胆量、有学识,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不断创造。
如果说“行动是良药”,那我只能说“这药不能停”。像我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什么都只是三分钟热情的,还动不动就梦想有一天咸鱼能翻身,请问,如何操作?
知道么,我曾经一度梦想着中个500万或者1000万的彩票就好了,以逃避持之以恒地行动和努力,然而讽刺的是,我却从来都没有买过彩票。
04 赚钱的好感觉
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富豪学员们了,他们就在你身边跟你畅聊生命,然而只要你的洞察力强,你完全会观察到为什么人家是亿万富豪,而你,却只能解决温饱。
他们不张扬不炫富,只是谦虚地学习着你的理论;
他们不纠结不拉扯,学到什么就马上运用到自己的生命中,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
他们不虚张不造势,认准了自己想要的然后持之以恒;
他们不退缩不放弃,面对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们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不会没关系,学了就会”就好像是他们共同的思维一样。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会对“赚钱”很有感觉,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提到赚钱,我就兴奋。
我不知道面前的读者,一提到赚钱是什么感觉?反正我一提到赚钱,就是歇菜。
我想到我自己过往对钱根本没什么感觉,甚至整天显摆自己“没钱还能很开心”是一种生活能力。
大学做了一个关于“赚钱成功愿望”的心理测试,满分100分,而我却只有7分。我拿着这个分数去问我的老师该怎么办时,他无奈地笑着说了句“只要你开心就好”。
但是我看得出,他的笑,是在笑我傻。
后来走上身心灵之后,我才意识到,关于赚钱的各种各样的感觉,的确跟我们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同时,这些感觉驱使着你是否能够有行动,或者坚持不懈的行动。
简言之,对赚钱有好的感觉,则促进你正向行为,那么你会越来越有钱;对赚钱有不好的感觉,则开始有逃避的行为,那么自然就不会很有钱。
我感恩在我30岁的时候,我终于醒悟了这一切。我愿给自己几年时间,踏踏实实地给出自己的价值,然后,老老实实地持之以恒。
因为我终于明白:
赚钱没有捷径,有的,只是你对钱的好感觉和持续创造这种好感觉。
END
大家好,我是果然,只想做一名踏踏实实的心理咨询师。生命成长路上,感恩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