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最后,主角如梦得到了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试镜周星驰新片的主角。
到了现场,高(群)手(魔)云(乱)集(舞),跑了十几年龙套的如梦,几乎还是啥啥都不行,上场没说两句话就被轰走,关关难过关关不过,眼看着就要被打回原形,继续回去当服务员开网店。
那倒也没啥不好。
最后一个环节,角色扮演,前面两位一位是有功夫,一通拳脚打得虎虎生风;另一位则是有颜值有身材豁得出去,直接走下三路,啥也没有的如梦看得是目瞪口呆,只有鼓掌的份儿。
上场,眉一低,腰一弓,变成了当年曾经骗过自己的渣男友查理;一段结束面试官还嫌不过瘾,又来了一段受害者的,这次更是驾轻就熟,借着舞台的机会还狠狠地发泄了怨怼,好好地变了一下人设,狠揍渣男,出了一口恶气。
表演结束,如梦惯常地以为没戏了,没想到机会的大门就这么被撞开,终于这一次,这关,过了。
当时突然有句话窜到脑子里:其实我不是一个演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到了这步田地,如梦并没有在演什么,只是把曾经融入血肉的一段经历抠出来,稍加修饰,就变成了一段戏。
而这一幕或许也是《新喜剧之王》的影子,到了这步田地,周星驰也只是把曾经融入血肉的一段段经历抠出来,稍加修饰,就成了这个戏。
作为香港电影辉煌期的标志性人物,周星驰的奋斗史一向被人所津津乐道,龙套出身,《射雕英雄传》出现几秒的宋兵乙,一路拼杀成为“喜剧之王”,鼎盛时期在香港电影票房上霸榜,和成龙,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至今仍然拥趸无数,在网上的声浪不逊于很多流量鲜肉。
——不是星粉,自认对于周星驰也了解不多,而这些事,不用百度都可以随手打出。虽说“个人即世界”未免偏颇,但周星驰三个字在80后中的影响力,恐怕从来只有低估。
从如此低的起点,到现在如此卓越的成就和星光,以凡夫俗子的角度来看,这其中必定有很多的弯弯绕,除了“努力”,“奋斗”这种幼儿园就明白的馊臭鸡汤外,定有无数人一遍又一遍地问过周星驰,你是如何走到今天,成为“喜剧之王”的?
当时间到了9012年,《新喜剧之王》依旧在回答这个问题,而答案依旧是简单明了,充满了上世纪启蒙课本的古老味道:努力,奋斗,或许可以再加上一句,坚持。
如果说《喜剧之王》是假想的平行世界没有成功的周星驰的话,那么《新喜剧之王》可以看作是功成名就的周导演在现实中的一次回眸,就名字而言,这次倒是更妥贴了些,因为到了最后,尹天仇没有成为“喜剧之王”,而如梦却在大步流星地走在成为“新喜剧之王”的路上。
带有半自传性质的《新喜剧之王》几乎得不到观众的共鸣,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周星驰的奋斗的影子,以及如梦身上带着的传说中他并不讨喜的性格——偏执,不懂世故,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一点都不可爱。
“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一个周星驰,却有一地的万骨枯。
所谓的“小人物奋斗故事”,最容易不接地气,大家都是小人物,“努力,奋斗,坚持”,至少是骗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打拼了这么多年,最多就是像尹天仇一样,在小剧场里放飞自己一次;而像如梦一样,一路不可爱地坚持,一个机会翻身,肯定有,但是……总之……
呵呵。
“努力就会成功”的理念早已没有市场,而《新喜剧之王》中不可爱的如梦,似乎也没什么天赋。
很多人诟病如梦除了一开头装模作样地夹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之外,并没有怎么修炼“演员的自我修养”,比如,练习表情,读个科班,顺应市场要求,甚至做个直播什么的。
或许这些在导演看来,不重要。
技巧上的事,小道,细枝末节。最后如梦最好的一场戏,没有技巧,心里有,从内到外,经历过的,收放自如。看来《新喜剧之王》推崇的是“体验派”:别演,回到过去,你就是那个人物。
追梦路上,看似一腔孤勇,到底还是需要人支持。如梦并没有强大到可以一个人对抗全世界,那么容易被查理骗,不计辛苦地为其付出,还不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站在自己身后的同盟军。
所以同盟的反戈一击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知道查理根本不在乎自己梦想的那一刻,如梦甚至还递上了辛苦攒下的几万块钱。
这样看来,《新喜剧之王》中的“梦想”到底在主角心目中重量几何,值得商榷。看似是在现实的泥塘里滚过了千百遭,实际上却早已成了强弩之末,男朋友撑一撑,推一把,便能再坚持一下;没了男朋友撑,父母撑,也能搏一下。
然而于自己而言,到底是梦想,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也就是打一份长工的惯性?“我跑龙套也能自食其力”,和“我搬砖也能自食其力”,听起来没啥区别。
说着说着,发现《新喜剧之王》以“梦想”为起点,到最后却好像和“梦想”没啥关系了:做着一份不受父母待见的工作,漂泊在外,没前途也饿不死,经历一次失败的恋情后幡然醒悟,回家过小日子……
到这里,这不就是很多这个漂那个漂的生活状态么。
尤其是这份“不受父母待见的工作”,体制外,不稳定,自由职业,比如演员,写网文的,做自媒体的……对于如梦的经历,多多少少都有点感同身受。由此出发,而力挺这部电影,至少我能相信,很多人还是出自真心的。
不过《新喜剧之王》整体的松散也是事实。这么好懂的一个故事,电影的气韵却是断的,一截一截的素材排在一起,彼此之间的衔接生硬,几乎就没啥捏合。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多老港片都这样,过去的周星驰的很多电影,也就是80多分钟,只不过很多人的回忆带滤镜,非要厚古薄今。
然而国内的电影工业也今非昔比,大银幕上,过去的大师傅带着一群学徒赶出的手艺活,和逐渐形成的体系下几千人团队的大制作,一比货,若还是19.9的票价,那还没什么,但是春节时甚至都到了199,那就得考虑考虑,这次的性价比了。
说到底,那个时代,过去了。
《新喜剧之王》情节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过气明星马可和如梦演的一个电影,白雪公主性转成男人,和王子“相爱相杀”,后面还有暴力,恐怖,动作……各种元素。
马可被开,如梦回家,这个白雪公主的故事也就没了下文。说实话,恶俗了点,不过这脑洞也够大,拍成电影,没准是个不错的B级片。
努力,奋斗累了,还是就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