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的很多朋友,和大家聊聊我们在做什么。
先说说我们自己:
过去的这一两年,我们做了挺多有意思的事。先说说我们自己的能力区间,产品设计、媒体运营这是我们的强项,大家都知道的最美应用等产品,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开发和从零开始运营起来的,在行业内也有很好的口碑。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面向企业客户,我们还是线上流量推广和投放的专家,为很多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兄弟公司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果你是我们的朋友,又有诸如 iOS 用户获取等诸多流量推广需求,可以帮你对接)。我们自己对于产品、设计、运营、数据、研发、推广、商业化等都有很好的经验,也帮到了很多兄弟公司。
我们发现,这些硬技能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和朋友们都有很好的职业、体面的收入,在这个信息时代有立足之地。
以我自己为例,做了这么多年互联网,在IBM工作过,一起创建过豌豆荚,在创新工场和李开复一起工作,带领团队创建过几个产品,评估过数以万计的互联网产品。我的一些朋友向我请教某些产品应该怎么做、市场和用户怎么推广等等,我都可以有条有理、从系统到具体策略的帮他们梳理出来,从产品逻辑、界面交互、流量、如何排列优先级等,都太熟悉了,这就是我自己在技能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能够帮到很多现实当中的互联网业内朋友。
消费升级的同时思考技能升级
这两年,消费升级是主旋律,大家在消费方面愿意花钱买更好的东西,注重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但另一方面,我们在思考,我们这些人的技能升级,是不是同样迫切和刚性的需求?
我们生活在一个功利化的社会。在学校,要找实习;毕业了,要找工作;工作了,要找更好的工作。就是这样功利化,能够让我们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我们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有功利心并没有错,我们应该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功利之上的目标。那么多的人喜欢诗和远方,总得有人解决眼前的事情。
从事互联网工作就要不断打怪升级、不断学习
去年开始,我们在深入的做一件事,就是立足「技能升级」。就互联网行业来说,产品、设计、运营、市场、研发,这五大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技能知识。
例如: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设计师(例如交互设计、UI设计),你需要先入门,入门后需要找个一个可以入手的工作;然后需要进阶,然后可能还需要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然后继续提升;即使你已经有五六年工作经验了,依然会进入瓶颈,甚至会发现你需要的可能是认识更多的人,等等。我们就在解决这些过程中产生的需求。
具体来说,我们在做三件事:
1.梳理知识体系,研发系统的、高质量的课程,避免过于碎片化的知识,让大家只要愿意花时间,就能学到东西。
2.邀请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专业人士,来帮助正在成长中的人们。这些行业里的专业人士、大牛大咖们,刚好都和我们很熟,也愿意来指导行业中的后来者。
3.注重圈子的力量,培养社群,提供招聘、内推等的信息和机会,不断消除资源合作、招聘内推之中的信息不对称。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
我们推出了「知群」这个产品,是一个系列的互联网专业人士的社群,目前有四个社群:M0,M1,M2,M3
M0是互联网学习圈,我们组织了十几次讲座(每一场都有在线直播),包括三次线下活动,有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戴雨森(真格基金合伙人、聚美优品创始人)、吴卓浩(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总裁)、乐乘(阿里鲁班系统负责人)、郑焕德(华兴资本产品总监)、寺主人(女神进化论创始人,知乎62万关注)等等。2018年,我们还有大动作。
M1、M2 分别是 UI 和交互设计师的讲课+实践练习社群,主要面向入门新人,以及野路子出身的设计师学习规范化的设计技能。
M3 是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等非技术人员的技术学习社群,为大家提升自己的技术知识,前几天还教大家如何用简单的方式用 Python 写出微信「跳一跳」的自动运行和获得上千分的代码(作为娱乐+学习)。
M4、M5... 正在路上。
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就一个关键词:「连接」。
我们要连接互联网圈的资深人士和后来者,连接互联网的专业人士和其他行业的人士,分享知识,教授技能,寻找机会。
想要系统的学习互联网专业技能,我们可以帮到。
想要找到好的工作,或者寻找到合适的人才,恰当的合作机会,我们可以帮到。
资深人士想要在行业内发出声音,我们可以帮到。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有很多做的专业的地方,但是我觉得目前对我们最有帮助的一个,就是:「朋友多」。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们帮助过很多朋友,有很好的口碑。我们并不是好好先生,并不会毫无原则的帮人,但是只要是我们相互认可的朋友,都会知道我们常常雪中送炭,常常不计较小的利益,能顺手帮到的,都会帮一下朋友。现在,大家都在帮助我们。
得道多助,当我们做正向的事,自然也会有更多的「贵人相助」。很多资深的朋友都来帮我们做讲座,支持我们的活动,给我们提供各种建议等等。
概括一下:
我们做了「知群」这个产品,也就是知识社群,推出了一系列带有明确功利性目标的社群,逐步覆盖产品、设计、运营、市场、研发(人工智能)等领域,希望或者正在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学到系统性的技能知识,也可以找到工作内推机会、合作机会。
欢迎一切合作,如果你也在做其中一个方面,我们都很欢迎大家一起做一些事。
相关信息:
1.我们在招聘:
https://www.jianshu.com/p/aca2f476a9a7
2.你也想搭车招聘?
3.我们的几个社群
M0、M1、M2 的社群:
https://www.jianshu.com/p/5b24b0aa79ff
M3 的社群:
4.人物访谈
资深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市场、研发,一个个来:
【人物访谈】小米生态链高级产品总监李创奇:我只是善用了上天给的好运气
【人物专访】SENSORO 产品总监 huiter:懂点技术可以做出更优秀的决策
【人物专访】映客产品总监张涛:拥有技术「视野」,产品成长之路会更顺
【人物专访】JJ Ying:我欣赏不把 『iPhone 7』写成 『iPhone7』的产品
专业是一种力量!积极也是。
----
我写作的领域:互联网、产品、设计、职业、年轻人的成长
简书个人页面:http://www.jianshu.com/u/93666dd4205b
马力,超过10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最美应用创始人,创新工场早期成员,豌豆荚创始成员&产品经理,IBM用户体验设计师,在互联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领域都有比较多的积累,同时,也是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学院的校外导师。
设计师入门与成长之路系列:www.jianshu.com/nb/9109761
产品设计与产品思维系列:www.jianshu.com/nb/880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