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九月了,又是开学的日子。
那些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和轻松的毕业假期的新生们也该入学了,其中不乏背井离乡外出求学的孩子。所以今天翻出一篇旧文章,来谈一谈“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是种什么体验”。
这篇旧文题为《家,是一种情结》,是大一刚入学不久时的一篇演讲稿:
“家”,这是一个温馨而又沉重的话题吧,每每提及家,心中总会有一种温情流淌,又会有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或许,在此之前,对于家,你我都不会有太深的感触,甚至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报的远一点,再远一点,远离父亲的威严,远离母亲的唠叨,去获得,那所谓的自由。可是今天,真正地背井离乡外出求学后,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家的含义,那份温馨,那深重的爱。于是,来到大学的我们会将对家的那份爱,放的更大,成为乡情,所以出现一种人际关系,叫老乡,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加了老乡群,与老乡们见面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感受吧。
诗人说:“少年的时候 / 不懂得乡愁为何物 / 因为我在,故乡在 / 长大后,乡愁成为了伴随我远走他乡的形影 / 再后来,乡愁在我的诗歌里栖居 / 成为灵魂深处温柔凄美的绝唱。”这是一种遗憾,对那片挚爱的土地,对那个温暖的家。希望大家不要有这样的遗憾,无论将来走得多远,请记得,在你的身后,有来自家的守望,记得,常回家看看!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跨过秦岭淮河来上大学时的体会:
接到通知书,知道离开的时间后,等待的日子就变得那么快,好像只是一瞬,来不及再好好地看一看、看一看。报志愿、收到通知书之际,当亲友为我的即将远行而担忧之时,我却没心没肺地认为没事。可当真正离开,才明白,何为乡情。回高中拿档案时看到高三的学生已经在暑期提前上课,一如从前的我们。曾经的抱怨,在如今只是怀念,那一群人在一起或悲或喜一起疯一起奋斗的日子。
从来嗜睡的我,却在临走的那晚久久不能入睡,不知道数了几只羊、听了几遍呼吸,只清晰记得电扇因定时而自动停止的咔嚓声。凌晨又早早转醒,无法再入睡。原打算的好好睡一觉却竟是难舍难眠之夜,原来,我仍是个恋家念旧的孩子啊。
当看着车窗外闪过的景色,回忆也如洪水般激荡,往事一幕幕在脑中重演,还那么清晰,像是昨天。失去才珍惜,离开才怀念,或许是我们的通病。
火车继续行着,思绪继续飘着,故乡越来越远,思念越来越深。
走出火车站,环顾,这个陌生的城市。
学长们举着牌子等候,然后帮着搬行李,父亲看着他们感慨说:“读大学了都大人了啊,看着都挺成熟了,就你啊,还像个孩子似的。”但我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以后我变得多么成熟,在家里,父母面前,我是永远的孩子。
寝室在六楼,父亲坚持把我重重的旅行箱背上了楼而不让我一起抬,最后自己却累的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火车上的劳累与一天的奔波,父亲居然累倒了,到医院打了两瓶吊针。原来父亲真的不再年轻,我长大,父母老去。我嘴上嘲笑着老爸什么时候这么不中用了,心里却尽是酸楚。
送父亲离开,想起一段文字:“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回寝室的路上哼着筷子兄弟的《父亲》,眼泪决堤。也许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如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而家,便是承载着父母亲人爱的地方。
真正开始大学生活后,其实会挺忙挺累地顾不上去矫情地很想念家,但就餐的时候还是会怀念那有着妈妈的味道的饭菜,遇到烦心事还是会想要跟老爸开个座谈会,看到教职工的孩子还是会惦记妹妹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跟家里通话、视频的时候会有莫名的心安。对家的那份情,融在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这便是家,是一种永恒的牵挂。
真正开始大学生活后,感受到来自室友们的关爱,感受到学长学姐老师的关怀,体验到军训连、班集体的凝聚力,体验到学生会的纪律性,我想,这是新的家吧,是情感与责任的纠缠,蒙受着,付出着,收获着。
家,不一定要是高屋华堂,家,可以只是竹篱茅舍,只要家人在,爱在。
家,也不只是由血缘维系,家,可以是相互扶持的集体,只要如家人,有爱。
家,是家庭、故乡、祖国;家,是寝室、班级、学校。你可以给家很多定义,因为,家,是一种情结,是主观的 ,出于本能的一种归属感、依附感。就请永远保留这样的一份本能,无论怎样进化,请记得,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
烦了,请倾诉;累了,请依靠。
这篇大一时的文字,还带着浓重的“考场作文”的味道,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所以,时隔多年后的今天,我依旧选择将原文放上来,而没有做任何修改。
这篇旧文体现的是外出求学最大的一个感受——想家。
这个体验在充实忙碌的时候极少出现,脆弱无助的时候最易冒头,比如生病的时候。
但无论多么想家,
总要独自飞翔的。
但无论走得多远多久,
不要忘了在身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