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小菊
母亲和继父的婚姻相差19岁。
母亲今年77岁,继父十年前离开了我们。
母亲房间的摆设,十年来一直没有变过,还是继父在时的样子。
继父戴过的眼镜,母亲一直放在床头,那是她的心爱之物,继父在时,戴着它教会了母亲识字,继父用他的学识影响了母亲的一生,母亲用她的坚强和善良,给继父撑起一个完整的家。
01.
我5岁那年,母亲和生父离婚了。
母亲和生父,当年是青梅竹马的一对璧人,母亲姿色出众,温婉可人,生父英俊帅气,是很多女人的梦中情人,他们的婚姻曾让人羡慕嫉妒恨。
生父年轻的时候,风采丝毫不输周润发,即使他和母亲结婚并生下了我,还有若干女人暗恋着他。
“英雄难过美人关”,生父不是柳下惠,没有坐怀不乱的功力,抵不住诱惑的他,身不由己地出轨了。
他的桃色新闻传到母亲耳朵里时,那女人已经怀孕6个多月。
那时,母亲正怀胎十月,眼看就要生下妹妹。
母亲一生下妹妹,那个大了肚子的女人就在她母亲的陪同下,找上门来逼宫了。
看着那对母女丑陋不堪的面目,母亲感情的大厦轰然崩塌,她没哭也没闹,但从此没和生父再多说一句话,也没再多看他一眼。
两个月后,母亲和生父办理好离婚手续,一手抱着妹妹,一手领着我,什么也没要,头也不回的走出了生父家的大门。
在村里人指指点点,众说纷纭的议论声中,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回到了同村的娘家。
02.
母亲走进娘家的那一刻,姥爷的脸拉的很长,闺女离婚带着孩子回到娘家,不管什么原因,在当时对姥爷来说,都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
姥姥小心翼翼地看着姥爷的脸色,把我们娘仨安顿在小姨住的屋里。
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性情刚烈,眼里揉不得沙子,看着姥爷越拉越长的脸,她没有低三下四的求原谅,而是理直气壮地对姥爷说:
“离婚不是我的错,我只是暂时带着孩子在家里住些日子,我会尽快考虑以后的事,不会让你们跟着为难”。
本以为娘家会是自己的避风港,可谁知自己却成了娘家人的累赘,母亲看着我和妹妹,心里默默的想,眼下唯一的出路,是尽快找个人嫁了。
那年母亲才25岁,正是人生美好年华。
年轻时候的母亲是出名的美人,而且非常能干,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虽然带着我和妹妹,但上门求亲的人很多,有结过婚的,也有没结婚的。
对这些求亲者,母亲有一个要求,要先保证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好,然后才能考虑嫁不嫁。
母亲的这一要求,吓跑了不少求亲者。
眼看快到腊月了,母亲还没找好下家,姥爷心里着急的对姥姥说:
“出过嫁的闺女不能在家过年,让她早点找个人家,早点嫁出去,别再挑三拣四”。
03.
这个时候,邻居家的姥姥知道情况后,对母亲说,她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口碑极好,稳重厚道,知书达礼,而且还有稳定的工作,就是年龄大点。但如果两个人成了,保证以后会对孩子好,不知道母亲能不能同意。
邻居姥姥说的这个合适人选就是后来的继父。
继父那年44岁,比母亲整整大了19岁。
而且还娶过四个老婆,四个老婆因病去世后,留下了三个女儿,大的13小的3岁。
母亲了解完这些情况后,犹豫了,年龄大些暂且不说,这样的家庭状况敢嫁吗?但是那时已经临近年关,娘家不可能继续住下去了。
母亲把心一横,对邻居家姥姥说:“只要他能保证对女儿好,那就先见见面再说”。
第一次见继父,是在邻居姥姥家,那天母亲抱着妹妹,领着我。
继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大伟岸,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他看我和妹妹时的眼光,让我感觉很慈祥。
继父是读过书的人,气质和周围的人完全不一样,母亲对他的印象应该是很满意的,那天她们在一起谈了很长时间。
继父离去的时候眼中带着笑,母亲眼里同样也满含笑意。
当母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姥姥姥爷的时候,姥爷没有吭声,姥姥坚决不同意,她流着泪说:
“我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跳,年龄大些不要紧,但他有过四个老婆,还有三个闺女,他命里克不克老婆先不说,就是以后这5个孩子,就够一个25岁的女人应付的了”。
母亲明白姥姥是为她好,但见过继父后,她就知道继父是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不仅会对女儿好,而且还会让女儿将来受到很好的教育,因为继父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谦谦君子,这一点别的男人都比不了。
当她对继父表明心意后,面对比自己小19岁的母亲,继父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他怕自己配不上母亲,也担心年轻的母亲是否真心喜欢他,能不能和他共度一生。
继父的顾虑母亲早已觉察到,她坦诚的对继父说:
“我选择你,不仅是为了两个女儿,而且是真心看好你的为人,不如咱们先结婚后恋爱吧,能不能共度一生,用事实来证明吧”。
04.
就这样25岁的母亲,嫁给了44岁的继父。
母亲走进继父家时,虽然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
继父是正式职工,平时都在单位,只有周六周天才回家,他的三个女儿只能大的照顾小的,勉强凑合着过日子。
母亲第一天来继父家时,是腊月小年那天,继父那天没休班,只有三个女儿在家。
母亲原本是想趁继父不在家,先把家里打扫整理一遍,等继父回来,一家人干干净净的过年。谁知道,一进门便被三个孩子吓着了。
三个女儿一溜的蹲在灶台边,在用火烤葱叶吃,弄得屋里到处是烟,每个人脸上抹得跟小鬼一样,吓得我直跟母亲身后躲。
看到母亲进来,三个孩子站起来偷眼打量着她,母亲走上前去拉着她们的手问:“吃饭了没有”?那个最小的3岁女儿,看见母亲哇的一声哭了,嘴里喊着:“我饿、我饿”,然后扑进母亲怀里。
看到这一幕,母亲别过脸去心疼的流下了眼泪,她一把抱起小女儿,把家里能吃的东西都找了出来,给三人做了一顿简单的饭菜,三个人吃着吃着都笑了。
三个孩子吃饱喝足了,母亲又把她们拉到身边,一个一个的给她们洗脸梳头,清理头上的虱子。
等继父休班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被母亲整理的一尘不染,他的三个女儿也都被打扮收拾的干净整齐。
继父看着母亲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看来你一定能撑起这个家,你不仅是一把过日子的好手,还是一个善良厚道的好母亲,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继父说的没错,也许是母亲旺夫,两个人结婚后,继父一扫往日的阴霾,从此在工作和事业上越来越顺,在母亲生下弟弟的那年,继父连升三级,不仅成为技术上的带头人,还被提拔为单位的科长。
05.
继父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母亲的付出他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他和母亲刚结婚后还是人民公社的时候,那时候靠挣工分吃饭,我们姊妹5个还有弟弟都还小,但都要吃饭,继父的工资和母亲挣的工分,要养活8张嘴,实在是有些困难。
母亲为了多挣工分,总是抢着和男人一样干活,一天下来,总是累的筋疲力尽。
继父心痛她,有时会偷偷给她买点好吃的东西,但母亲一转身又都分给了我们。
母亲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继父都看在眼里,没有什么可回报的,他就想着法儿让母亲高兴。
母亲爱听戏,是个戏迷,继父知道后,几个月省吃俭用,为她买回全村第一台收音机。后来有了电视机的时候,继父又戒了烟酒,省下钱来,给母亲买回全村第一台电视机。
继父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每到快过年的时候,他都会写一些对联让我们拿到集市上买了,然后给母亲买上一身最流行的衣服。
继父买回的衣服,母亲虽然嘴上说乱花钱,但心里是快乐的,她穿上后在我们面前转来转去的样子,让我们也跟着快乐无比。
那个时候,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我们姊妹都很快乐,母亲和继父互敬互爱,相濡以沫的感情,让我们在精神上很富足,我们甚至都感觉不到,这是两个家庭组合在一起的一家人。
继父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他对母亲最好的爱,就是教会了母亲识字,让母亲成为一个可以流利的读书看报的文化人。
那时候,继父在家的晚上,是我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大家围坐在一起,继父教母亲读书看报,我们各自写作业,弟妹们一边玩耍,那些其乐融融的画面,到现在还会时常出现在我们面前。
继父不仅教会了母亲识字,让她能流利的读书看报,还用他的学识影响了母亲的一生,在他的影响下,母亲变得知书达理,更加的贤惠厚道,她的为人处事得到了众人的称颂,在村里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06.
继父去世那年,母亲才57岁,继父走后,不少人劝母亲再嫁,我们姊妹也都是开明的人,知道未来的日子很长,不愿意母亲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走下去,也希望她考虑下以后的事,但都被母亲严词拒绝了。
在母亲心里,这辈子能遇到继父,是她最大的福气,能和他走进这段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是她最大的满足。
虽然继父没有给她花前月下的浪漫,但给了她别人享受不到的安稳和快乐。
用19岁的年龄差距,换来继父半生的呵护和周全,母亲说,这段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值了。
母亲和继父相差19岁的婚姻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只要相信爱情,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一样值得期待。
人间自有真情在,真爱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