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今日读到哈佛教授论中华民族特征,感慨于教授对东西方神话新颖的解读角度:
“基督教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
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
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
这就是区别,他们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与自然作斗争!”(钻木取火)
“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 “如果你们去读一下中国神话,你会觉得他们的故事很不可思议,抛开故事情节,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 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
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
当然,最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
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
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像祖先一样坚强。因此你们现在再想到中国人倔强的不服输精神,就容易理解多了,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大卫教授的讲座视频被传到社交网站上后,引起国外网友热烈讨论。
“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复活,想要把海填平——这就是抗争!”(精卫填海)
“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刑天)
许多人,甚至于一些专家都有理有据地说,中国人自古就没有信仰。可这种勇于抗争,不服输,永不屈服的精神,这种早根植于身心、融入血肉的精神,代代相传,何尝不是激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强大信仰呢?
02
重读王小波那只著名的猪,让他怀念的那只像山羊一样跨栏,像猫一样爬上屋顶四处闲逛,会学各种叫声甚至于汽笛叫,拒绝被劁,会去村寨里找好看的母猪,还能冲出人的包围火线,长出长獠牙获取自由的猪。
生活在各种设置中的我们,丧失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原色。《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文章结尾是这样的: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我们呢?我们是敢于无视对生活设置的一方?热衷于设置他人生活的一方?还是生活在被设置中幸福满满者?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不能因为爬满虱子,就扔掉这华美之袍,说出了多少人心声,成为经典金句。
比照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猪猪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与追求,那真是毅然决然的“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义无反顾的撕破华美袍,“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世界”。
想到《水浒传》,轰轰烈烈一百零八单将从义到匪,从反抗到招安,哪里还有一丁点猪性!
或许我们该做的,就是多写点有趣、无害的文字,让眼前无指望的生活还能有一抹亮光,哪怕脱籍于安之若素,更甚远离对他人的指手画脚就更好了,尤其包括对孩子对亲人,当然还有身边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