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那么我们为何不以这四个“不停”,启动起“自己培养自己”这个改变工程呢?
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干,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都当作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实践;第二是“创造性”,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阶段都要有创新,都要有超越。(要求: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研究对象—人)
不停地思考。首先是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如果这思考带有检讨、解剖、质疑的意味,它便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教育教学实践的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应对策略以及实践之前的预备工作都可学,但每个人的教育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不停地阅读。把阅读当作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须的生活内容。教师的阅读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性”,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等,都是阅读的对象;第二是“人文性”,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反思型教师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 (选择阅读的领域不同,得到的信息自然也不同,高师之所以高,就有他的卓越所在。拥有较强的文化底蕴,方能逆袭,使沉寂的课堂堂复盘。)
不停地写作。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它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努力践行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启动“自己培养自己”工程,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