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整篇文章:写这篇文章契机是自己今天填写了个人简介,填写阅读的同时思考起了自己的阅读范围,“方法论”占总读书比例很大,由方法论想起“简书好友”的讨论的话语,继而和之前所看到的“名言”所匹配,就有了“环境”很可能改变命运的结论。最后讲了实用性强的文章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今天因为填一项个人简介(介绍自己),说了喜欢阅读和写作。
阅读有分范围呀,我想了一下自己阅读的范围“方法论”,还是“方法论”,近两个月来,都在阅读相关书籍。如《精力管理》、《如何阅读一本书》、《七顶思考帽》、《学习的逻辑》、《如何高效学习》、《学会提问》、《遇见未知的自己》、《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亲密关系》、《习惯的力量》等(其中有的是浏览,有的是分析阅读 )
同时在网络上,如简书、豆瓣,看的也多是方法论,别人读“方法论”的总结。
有一个“简书好友”,说我的文章实用性较强。 (这一个念头让我联想起,回忆起了一些事情,想用文字记录下来)
当时没体会到今天所感受到的“读书范围”决定你思考什么,久了自己的思考习惯就会发生改变。
理解了这一层含义后,再结合“读书最高标准就是书里内容指导你的行动”,又能连接上了“改变思维,行为发生改变;改变行为,习惯发生改变;改变性格,命运很可能发生改变”
我们交朋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说的也是,从行为收到别人的影响,环境又限制你思考的范围,干扰你思考的方向,没有好的,稳固的习惯,那么习惯很容易就被“周围的人改变”,时间久了,“性格是真会发生变化”。(性格发生变化是从我自己说起,因打篮球没有过分内向)
也许,大多数情况,实用性强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你通过一些可以操作,可以现实去试一试书中作者讲的。而写作与阅读,作者和阅读者,正好是一个观察生活,记录下自己的思想,多半是能实用的思想;阅读者是通过读书,回忆生活,当没有回忆可以“回”时,往往就要开始设想了。(可能“烂书”就烂在如何让阅读者设想作者所“看到的事情”,如整理收纳术,有些书图文并茂,还有的有二维码视频,你自己就不用设想了,直接搬到生活里,去做作者所想传递的思想就可以了 ) 总结一下:明确实用性强的书往往能收获很多,因为你能拿来指导生活。其次作家和阅读者一个是观察并记录,一个是回忆并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