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列王的纷争》这本书看了快一个学期了,断断续续的,今天终于看完了。
春秋战国,有数不胜数的战争、翻天覆地的政治、利口覆国的能人策士、瞬息万变的人性……
君主莫不是自视甚高的,正如宋襄公多次不听公子目夷的劝谏以致国败身伤,不自量力地打着“仁义”之旗去攻打野蛮的楚国。
就连谦卑的齐桓公也会因其盟主之位而飘飘然,对于管仲临终的告诫不以为然,使得易牙、竖刁引公子无亏起内乱,自己死后尸体腐烂于榻上无人置理,可怜可哀!
晋国臣子里克和荀息对于不可辅佐之储君奚齐的两种做法让我深思。
当你的国君是不可辅佐之料且又势力甚微四处皆敌时,你是会像荀息一般忠于国君而拼了性命地去辅佐,还是如里克一般不受辅佐之任并去刺杀国君另立他所认为能但大业者?
两人皆为国家社稷着想,一个死守忠诚辅一滩泥,一个周旋冒险引一头虎狼,终是逃不过一死。
臣子忠于君上,君上被伐,新君则不容你存;臣若不忠于君上反投于逆反者,逆反者称王,必也容不得你这不忠之人,你既不忠于先王又如何能忠于我?
横竖逃不过死,就是这样的吧。
近日甚是喜欢《楚乔传》,有感于纵横家的策略,像宇文玥所说的,关键在于对方想让你看到什么,而你的能力又能让你看到什么。
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实为成为天下霸主,表面为尊王,实际掌握了比天子还大的权力与威德,享受超越天子的优待。
管仲的扶燕制楚之计我觉得实为妙哉,给人甜头又把人推到危境再握住他的软肋使他不得不求助于己,把燕国养肥了来挡楚国这只狼。
仁义、信义,这些儒家们大为提倡的道德在那时自是可为而可不为。
你看那宋襄公死守仁义去战楚国,战败,不仅没捞得守仁义虽败犹荣的美言,反而被别国耻笑,被别国趁火打劫。
再看看晋献公,真的是因为毒肉之事而痛恨欲杀太子吗?
不是的,他清楚的知道那是别人诬陷栽赃太子的,但他却顺水推舟逼死了太子申生,又对重耳、夷吾两个可能会危及未来太子的儿子都赶尽杀绝,毫不手软。
为什么?
因为太子申生既有美名,亦拥有势力,他不仅仅是晋献公的儿子,更是一个可能随时夺走他国君之为的强大敌人。
施与受,在战国时期就是反复循环的一个过程,正可谓风水轮流转嘛。
昨日齐桓公助宋襄公登位,今日却是宋襄公助齐桓公儿子公子昭登位。
可是到底是谁有恩于谁,谁又有愧于谁呢?
宋襄公扶公子昭登位却有意抢了齐国盟主之位,而公子昭却在宋国衰落时去趁火打劫,说不清的,不存在的,都是虚假的罢。
秦以仁德之名在晋国大旱时开仓卖粮救济百姓,而晋惠公却打的是弱其仓储使其军粮不继的主意。
且晋惠公在得齐、秦之助登位后失信于秦,拒赠河西五城,而后,又在秦大旱求粮时,不仅拒绝卖粮,还约会梁君同伐秦国。
忽感熟悉,是似谓日本耶。
作者似乎很赞赏管仲,写管仲居多且多为佳话,连写管仲之死,也要联想到他的爱妾婧姬。
历史罢,既然真真假假对对错错也与尔无关,又何必去较真?
人但有酒可饮,有佳肴可食,衣能暖身,屋能避雨,又何苦营营役役,奔走于红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