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想弄明白一些问题是出于关怀自身感受的原因。我要把之前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想清楚、弄明白,还要能说出来,这的确是一件工程。
有人提出,知识分子与教师的区别在于是否把道德问题当作一项乐在其中的事业来思考,是否对道德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说很多教师可以讲课很好,而对于道德全无见解,那他们不称其为知识分子。真正的知识分子虽可以选择以讲课谋生,而他们将“苏格拉底式”的思考当作自己的志业。
要实现所选择的幸福,必须才、力、命、德四要素一致。才和命是人力不能改变的,力和德是行动所能改变的。力代表努力的过程,德是努力的结果且可以分享于人。所以追求幸福主要是靠努力和修德,且一个人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越多,其德行越大。
胡适说,我们在很多方面不如人,是因为我们不肯认错,不肯悔过。解决我们不如人的问题应是首先要认错,然后死心塌地地跟人家学。
我不能否认一种不道德的存在,但我可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张爱玲说“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那你会原谅现在的我”,或许张爱玲所为违背世俗道德的行为,与她本身在家庭中所得情感支持的匮乏紧密相关。胡适说对于先驱者,只要知道公德,不要过问私德。李泽厚在其著作中提出“公私德两分”的观点。近代心理学之精神分析学说、依恋理论、自恋、性格成因等提法,皆指向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在原生家庭中与养育者的关系对于人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模式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私德的一个影响因素,依恋与亲密的问题不可忽视。人们固然在成长中逐渐开发自己社会性的一面,然而私德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具有它的特定基因。
出于对人的尊重、对人类有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东西的承认,不评判私德是一则很好的道德标准。私德不是多么值得评判或者恭维的东西,按照人们趋利避害的习惯,将私人领域内的事项(诸如家庭生活、感情动态、与父母的关系)从朋友圈隐去是我提倡的方式,而对于一部分人乐于分享这些动态的行为,胡适认同的“容忍”是很好的方式。
朋友圈的作用,理想的状态是两个:一是分享,一是监督。比如去某地增加见闻,可将感想分享,供人学习;比如自己在某方面有所进益,发朋友圈自勉,借众人目力修自律之功夫。这两个作用是鼓励人进步、监督自己进步的正能量,是符合社会公德的。至于私德如何,于公德并无损益。
这样人们或许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公德上来,想着如何作为能于人有益。单纯利己的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对于往来无限时间中的他人、纵横无限空间中的社会,能发挥的价值越大,公德便越大。能为社会提供最大价值的方式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是不完美的。“各方面的完美”几乎是“各方面的不求进步”的同义词了,实现自我是永不止息的过程,处在这个状态中的人,随时可能发现自己的弱点。
我已经打消了对“当官”的幻想了。那些“一定要当官”的人,他们所认为的“社会价值”与我们提倡的无限时间、无穷空间中的社会价值相比,有两个狭隘之处。一是未充分肯定普通人的社会价值,无论是否当官,都可发挥特定的价值,且很多时候对人类最有益的灵魂往往是站在当权者的对立面的;二是缩小了时空的范畴,可以当几年官,不一定一辈子都当官,可以一辈子做官,不一定子孙万世都为官。在一个地方受人尊敬,出了这个地方没有人认识。这不是“做官”这种人生追求的局限吗?
我们要争的是自我实现,是个人的自由。自由与自我实现是什么关系呢?王海明说:“自由的外在价值自我实现的根本条件是个性的发挥;个性发挥的根本条件是自由。自由便是自我实现的根本条件,二者成正相关变化:一个人越自由,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一个人越不自由,他的个性发挥便越不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得不到实现,他的自我实现程度便越低。”自我实现和自由是分不开的。
自由即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遵循自己的意志让我们有了去实现某件事的可能,这是对自身理性的一种信任。承担责任是将自由克制在不损害他人自由的范围内的一种预期的制裁,是在与他人的交集中能体现的人文关怀。
我们比想象中更加自由。这是好的事,过去我们习惯了公私不分、人际牵绊、依附权威,“自由不胜寒”便也许是短期的感受。我们能不能将自由当作一种目标而不去忍着这种自由的孤独感去实现它呢?可以的。而这样我们便要承担不能成为先驱者的后果,我们将不配享“只要知道公德,不要过问私德”的原则。
自由是必要的。一方面是环境中的矛盾和个人立场的差异让我感到只有经历审视和反思之后走自己的路,才是踏实可信的,这条路通向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恋需求要求我将所有的事情向最好的方向引,这在人生追求上也指向的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与他人对我们的期待不一定完全一致。提倡的做法依然是按照自己的方向行动,因他人期待于我们的对实现自我有帮助的东西,自然会留在我们体内。可以说坚持自我实现的人才会真正记得他人的好,他们比“愚孝”、“愚忠”而有损自身发展的人强多了。后者把自己打造成了“非我”、“异己”的样子,念及原因就不得不想到他人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