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自媒体第一份工是电影解说,第二份工是养生类视频。都不能做之后。于是我有了第三份工:生活领域视频。
这领域其实一开始是被否定的,因为当时生活类视频趋向于饱和,当时一翻生活领域内视频,普遍都是自己拍的生活小技巧类内容播放高,比如一个废弃塑料瓶的用处等等,废弃袜子的理想归处等等。大家都拍得差不多了,而且我们公司并没有条件拍原创视频。
之后琢磨了一番,还是做了生活类视频,大致是说什么服装店卖不出去的衣服去了哪里、洗衣机这开关一打开,污水哗啦啦流等等,都是生活里大家有可能不知道的知识。
因为之前已经做了一年半的自媒体,做起生活这类不算难的视频时,还算得心应手,标题封面都知道套路,很快做起来。后面我的号都有了独家标签。在行业里也算得到认可。
但是问题来了,生活类视频领域下,大家来来回回写的都差不多,没有更新换代的趋势,写着写着没东西写了。或者说,写着写着能爆的话题来来回回都是那些。于是播放量开始达不到原先的水准。
这时候,看榜单上美食类视频播放是真高,毕竟受众广,大到80岁老人小到3岁孩童都是潜在用户。于是又打算换领域,养生、生活、美食领域其实有些接近,换了领域除了开始半个月有影响,后面都是慢慢趋向于良好。
于是美食视频一发布,播放量真是比生活类视频高出一大截,当然这也是源于我在自媒体领域浸淫许久,早已摸透什么标题能够一眼抓住观众眼球,而我的封面也很有重点,怎么说呢,我的封面一眼看去只有一个东西,这个理解的就理解不能理解也很难解释。尤其当时我的账号还有独家标签的加持,直接后来居上步入行业播放榜前十。那时候迎来人生高峰,平均一个账号一个月能有10万块税前收益。那时候偷懒一天发2个视频,也足够我月薪步入最少2万的行列。
不过好景不长,大家似乎也发现美食这杯甜羹,都想来舀上一口,于是美食领域有些混乱不堪,大家重复率过高。
又刚好遇到平台改革,我赖以生存的平台取消了独家板块,大家又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过我的号做了有两年多,又得过独家标签,权重自然高。另一平台的号之前获奖过,账号也算优质,那阵子也不算难过,至少每个月几个账号加起来也有几万收益。
难的是,美食领域这样操作下去是真不行,站不到行业前端的话只能被淘汰。于是我琢磨许久,自己试验了一个月的美食解说,对着视频写稿子,这跟电影解说比只能算小意思,一天写20个都不成问题,于是因为我的内容跟其他人的不同,平台检测到后,我的播放自然遥遥领先。后面公司人员也跟着我学做解说,也算风生水起。
这时候平台出了优质创作者,我的号自然优先获取标签,而且当时处于隔离状态,大家都窝家里刷视频,播放量迎来一个高峰。账号一个月收益10万不成问题。
自媒体一向都是这个好了那个学,大家发现这样可以增加原创度后也仿着来,久而久之风气变差,因为大家开始为了吸睛胡编乱造。
所以好景依旧不长,平台必须打压这样的风气。而当时的大环境下纯原创视频才是主流。榜单上慢慢被原创视频占据,我们这种二次原创的慢慢被排挤到末尾。直至迎来寒冬。
到了如今,我也厌倦了这样的自媒体。然而想自己写点原创东西的时候,不再套用那些吸睛的类似标题党的标题,却发现观众的胃口被养刁了,普通标题一点市场都没有,竟没几个人观看。我幡然醒悟,我在制造垃圾的时候,不知不觉已被垃圾淹没。我不得不承担这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