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信仰去评判一个人是非常愚蠢的?(打嘴炮很廉价!)
单独看这句话有点难理解,放到文章中可以理解,作者所写的信仰指的是嘴上说说的信仰,而不是行动。
那这个时候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当我们只是用一个人嘴上所说的他们的观点去评判一个人是很愚蠢的。就像最近非常火的行为经济学,也是不通过问卷来了解消费者到底想什么,而是看他们到底付费给什么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个厂家为了改进商品专门做了一个调研会,在调研会上,厂家就问消费者他们对于新产品是希望做成黄色的还是黑色的。消费者代表们都说,嗯,还是做成黄色的更加有创意。之后,消费者临走的时候,门口就放着黄色和黑色的新产品,厂家告诉这些人,他们可以带走一件,结果消费者们大多数拿走的都是黑色的产品。
为什么当某些错误代价很小,主动去犯错反而是理性的?
主动的试错才是创新的开始,就像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不是为了那个既定的目标而去研发的。就比如可口可乐其实是来自于对药品的研究。
为什么我们不关心别人说什么,只关注他们做什么,以及是都全身心投入其中才是更明智的?
这其实也是评判一个人的方法,观察行为是有困难的,因为我们不能时时都在这个人的身边,但是听这个人说话倒是很容易的事儿。
这里又想到了《论语》里孔子所说的,如何看人毕业不是说要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细致的观察。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你愿意为一个事物承担多大的风险,揭示了你对该事物的信任程度。
理性并不是那些可以用清晰的语言描述的因素,理性只有一个内涵:帮助生存,避免毁灭。
事情的发生未必都是有起因的,但事物能幸存下来必定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