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将研究小说《红楼梦》的学问称为红学。在西方,他们也有自己红学,那就是关于小说《红与黑》的学问。《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后浪插画珍藏版的《红与黑》中收录了三百多幅精美木刻版画,整体封面的设计也只有红色与黑色两种颜色。
小说标题中的“红与黑”究竟代表着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红色代表革命军队,而黑色是教士服的颜色,“红与黑”暗含着新旧势力的矛盾,也隐喻着当时社会环境与时代的冲突。另一种说法便是红色代表初心,黑色则是欲望,“红与黑”则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故事发生在是十九世纪的法国。主人公于连出身于一个底层木匠家庭,整日里受尽父亲与哥哥的虐待,所以他一心渴望摆脱自己的平民身份,出人头地。正如小说标题中的红色与黑色,于连想要成功,他只有加入军队和教会两条路可以选择。由于正处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投军无门,他只能选择了后者。
于连天生长得俊俏清秀,靠着自己的好记性与超强毅力,全文背下了拉丁文版的《新约》。因此,他被请到了市长瑞那先生家中担任了家庭教师一职。市长是个不解风情的糙汉,市长的妻子瑞那夫人被这个初到家中举止优雅的小伙子所吸引,很快他们坠入了爱河。
在瑞那夫人的帮助下,于连以教士身份参加了皇帝的典礼,身份地位有所上升,算是一只脚刚刚踏入了上流社会。一封告密信到了市长手中,于连与瑞那夫人的关系还是被知晓了。于连只能远走贝藏松神学院进修。能干的他很快受到了院长的赏识,但是由于派系斗争,院长被迫下台,于连又被介绍至巴黎的拉穆尔候爵担任抄公文的文书。他在那里参与了保皇党的阴谋活动,并且帮助侯爵进行庄园管理,甚至被派到伦敦参加社交活动。
在一个情场老手俄国王子教授的欲擒故纵策咯下,于连成功地与侯爵的女儿玛娣儿小姐恋爱了。玛娣儿小姐未婚先孕,于连因此拥有了田地、房产,成了军队中的骑兵中尉。又一封告密信的到来,使这个美梦很快破裂。
于连朝告密者瑞那夫人开了两枪以后被捕入狱。没想到的是瑞那夫人并没有死,告密信也是她被迫写下,并且她深深爱着于连。玛娣儿小姐和瑞那夫人想尽办法救助于连,但是于连放弃上诉,最终死于断头台。瑞那夫人埋葬了爱人的头颅,由于过于伤心,也在三天后离世。
《红与黑》便是讲述了这样一个底层少年逆袭却惨遭失败的故事。他说,他唯一犯下的罪就是贫穷。于连一生都在反抗不公的命运,可最后也无法跳出时代的怪圈。《红与黑》在过去被列为禁书。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自己没有活在那个时代,活在了这个可以自由阅读这本书的年代里。
所有命运给予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码。于连被欲望反噬陷入了深渊,最后他在监狱中幡然醒悟,自己追求的理想也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了。成功没有让他幸福,失败却做到了,令人唏嘘。小说最后写着这样一行字,献给幸运(幸福)的少数人。这似乎暗含着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上卷的第一句话是:真实,令人难堪的真实,下卷的卷首语这样写道,她并不漂亮,也不挫脂抹粉。这些都意味着作者想说,做到真实,忠于自己的人才能幸福。幸福是自由与爱,而不是物质与金钱。
《红与黑》不仅仅是一部政治小说 ,更是一部爱情小说。
感谢阅读,祝您今天也要开心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