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找工总动员
房子的大事儿算可以安顿几日,工作还是得勤勉点找,推拿店于我,学成需要点时候,但也想着要换个语言环境,既然好不容易出个国,定要碰撞出点啥,每每走过那些咖啡飘香的忙碌街头小店时,总幻想自己能在里面工作,富有情调的音乐,精巧的食物,谈笑风生的客人,但往往看到都是金发碧眼的雇员,就打退了堂鼓。
墨尔本,街头巷尾,人头攒动,似乎充满着机会,特别是留学生寒暑假期间。而有些店明确写着不接受持“打工旅行签证”者,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雇员,而不是我们这种来去自由的背包客,就这样有好几家都收回了橄榄枝,包括面包店收银、青年旅社前台、7-11便利店的收银。有些受挫,但默默地写下爱尔兰剧作家SamuelBeckett的诗句“fail again,failbetter”来勉励自己。
朋友给建议,就说自己是墨大的学生,毕竟雇主也不会特意查签证,等到要离开墨尔本,就编个“学业忙”之类的理由撤,而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也无法做长期的。
想到后一层,我答应一试,走进QV里面看起来最精致的两家店,也是我无数次走过却不敢进去的——分别出售巧克力和马卡龙,皆非华人老板,说明来意,没想到是,这两家没有张贴广告的店竟然正好缺人,收下我的简历,写下我有空的时间,等电话联系。
简直是惊天逆转,只是撒谎说自己是墨大的学生,始终让我觉得疙瘩,我不想骗人,也不想因此让人给背包客或是中国人贴上标签。好在上天没有给我纠结的机会,没多久换电话卡就忘了这茬,有没有接到电话只有天知道了。
投出简历,对期待的工作寄予厚望,小心翼翼地焦灼地等待着,被拴住似的,囿于经费,困于心境,也不敢大肆出去玩,雇主的来电此刻变得跟录取通知书同等重要,却自信地构想着万一都能上,如何巧妙规划。果不其然,被甩了个大脸巴子,时间一点点流逝,我感到生活却充满太多不确定,以往的我憧憬这种未知和不确定性,然而此刻,我眉头无法舒展。
从工作挑我变成我挑工作
小试茶道
好运似乎接踵而至,而在这之前的煎熬与漫长的心理等待,只有当事者自知了。
唐人街一家茶店老板给我打电话,问“有没有找到工作?”,自然欣然应允,约好时间面试,这时,哪怕没有喝茶品茶的习惯,也是要表现出热忱的。老板是马来西亚人,给出的时薪8澳元,看表现涨,虽然远远低于最低时薪,了胜于无。
培训是有趣味的,一遍遍地学习冲泡各色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的方法,品茶,翻《茶经》。特别是尝到云南的“老班章”,据说还得有黑道关系才可得到这珍贵的茶种,连酒都没醉过的我第一次感受到醉茶。
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学习茶文化,也是蛮有趣的。人在旅途,总会做些想想让人发笑的事儿。全身心投入进去,想着店并不忙,得空好好翻《茶经》,把这一套都仔细学了,学点东西,也能得到加薪的机会。
然而,老板的一些举动,让我觉得并没有受到重视,就像在一段感情中,一个人全身心付出,另一人只是想找个备胎了了,不对等的状态终将决裂。严重的不守时、上班前一晚才通知、继续收简历和张贴招聘启事、不给钥匙却临时让新人照顾诺大的店,还有后来才知道——那位深受重用的已经在此工作三四个月的姐姐工资还是只有8澳元,林林总总,让人觉得不被尊重,可更不让自己舒服的是,一时间,鼓不起勇气说“不”——害怕面对老板的阴沉面色。
终究是找了个托词,裸辞,被坑爹数落了一番。再后来,跳脱出那环境,豁然开朗,我是持合法签证工作的,语言能力尚可,没有必要憋屈地去做那份工作,不受到尊重。
或许有人会说,挣扎在生计中,别无选择,但我想,是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生存或是说生活模式的差异,远走维州别处乡镇或尝试别的找工方式,天无绝人之路的,方法总比困难多,最坏的结果就是向家里请求支援,我很庆幸,自己还没有用到场外援助。
咖啡店的“快准狠”
几日后,收到市中心一家take away(外带)咖啡店的试工,时薪12刀,低于法定工资,但在唐人街附近,算是不错且可谋生的价位。福建老板,留澳多年,除开厨房含蓄的韩国姐姐,其他员工都是国人。因处于办公大楼内的foodcourt,往来顾客皆为匆忙的白领,动作不麻利有时会遭人嫌弃,虽说情况也不多。
店里售卖明目众多的面包、沙拉、果汁、咖啡,偏生没有菜单和价目表,还有早餐的优惠组合,都是需要自行记下的。老板觉得我英文尚可,给了个机会试试,表现好了,自然工时也就多了,职责除开泡咖啡,还需备餐、做饮料、厨房帮手、收银。
这份工作的好处是,澳洲看中食材和食物的新鲜,因此每日能分得一些吃食,免去了一些饮食的支出,店也收得早,离家极近,早早下班,偷得浮生半日闲。
匆忙的午餐时分,时常让新手的我手忙脚乱,好在老板同事照顾,屡次给我机会;来自客人的善意更是暖人。某次,一位女士重复几次要求,语气却也不是很重,但我着实不解其意,老板同事又在忙,很怕被骂,致歉,没料到女士一脸歉意地回答:“是我抱歉了,这几天心情不好,刚刚对你态度不是很好。”
因记不住店里繁多的明目价位和生疏的榨果汁手法,又兼了份差,工时不够又是得不到练习的,做生意毕竟讲究投资与回报,之后的被炒鱿鱼也在情理之中。
北方原住民小岛的邀约
工作是网投的,在台湾人的Facebook(脸书)群组里看到的消息,靠近北领地首府达尔文,一座名为elchoisland的小岛,岛民两千,95%为肤色黝黑的澳洲原住民,在华裔老板的零售店里做收银,包食宿,时薪不错,也包从达尔文往返岛上的机票,需签6个月的合同(持打工度假签证,为期一年,为同一个雇主,不得连续工作超过六个月)。
“你是第一候选人,若你来,是我们这儿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现在有台湾、日本和澳裔菲律宾的员工。”老板如是说。
“可以自己做饭不?”
“并不需要,包食宿,东南亚的厨师会做好。”
我的心咯噔一下,偏生不喜欢旁人为我打点好的便利,东南亚菜是美味,想想加了椰浆,真的让人欲罢不能,然而此行的意义不就是最大限度地延展自己嘛,尽管墨尔本生活艰难,还是在心里打下了个问号。
“那岛上有图书馆吗?”
我询问着岛上的基础设施。
“没有,原住民不怎么读书。”
老板尽可能地回答我一切稀奇古怪的问题。
“一定需要做满六个月吗?”
“是的。”
我脑海中浮现出六个月的各种可能性:
辗转城市的流浪、背包客的派对……
“真的很感谢,但是六个月于我太久,祝您早日找到合适的人选。”
“谢谢。”
酒店式公寓的女汉子
南十字星火车站的咖啡厅,见了新老板,酒店式公寓的老板,Allen,人善且有着北方人的大方爽快,旅居海外华人的典型——初来乍到的搬重物辗转打拼,逐渐在异国的土地扎根。
酒店式公寓,是从中介手里租了公寓里的一些屋子,统一装修后,作为酒店。同一套公寓里,就有另两家业界竞争。
老板瞅着我英文不错,台湾的打工换宿更是加了分,不免想,下次回台东,可要好好谢谢素素他们当年收留我之恩。
我的职责兵分二路,一路,手持各种化学喷剂,肩扛换洗床单被罩,房务清洁,这对一个“强迫症患者”而言,酸甜参半;二路,酒店前台,且是流动的,意指我得揣着个手机,房务清洁时也得好生提防着铃声是否突然响起,时不时地从楼上绕着弯儿地帮客人checkin,带停车位(因着大楼的构造,房间和停车场分开,蜿蜒曲折),回答些诸如“房间电灯开关在哪里”的充满想象力的提问,只要别是由booking等网站的印度接线员打来的电话,我的心情还是明亮的。但一心二用加之有时电梯来捣乱,偏生客人还等得紧,可能锻炼脾气了。
房务清洁结束得早,通常,两点前,所以是适合留学生的兼差。那之后,便留下我,等待客人之余,习惯性地为第二天做好准备,省却清早手忙脚乱之苦,补货理货,搬动并整理沉重的床单被罩,连男生也不免觉得重,我哭笑不得地问老板“我怎么做了这差事?”老板回说可真是把我当男生用的。
PS:文首推荐的歌中,st kilda指的是墨尔本的圣基尔达,kings cross则是悉尼的国王十字车站。
由澳洲音乐人Paul Kelly创作和演唱。歌词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fair-weather friend,
中文意思是“可共安乐却无法共患难的朋友”,写尽我的心情。
外国的月亮嘛~
↓↓↓
to be continued
下期预告:世界宜居城市——墨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