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到写书评的任务,内心有点不安。在自己的印象中,接受公司外训要写学习心得,向上级汇报学习效果。
读完《如何阅读》之后,我承认自己是个伪阅读者。看朋友圈晒的书,听书名觉得挺好,就买下来,至今买了很多书,很少完整的读完一本书。看到别人在朋友圈晒参加各种读书会如樊登读书会、轻课阅读、拆书帮等APP时,我也很自责,也想加入其中,结果找各种理由不阅读或以后读。
1.不是没有时间阅读,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学生时代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考个好学校。进入社会后,没有人强迫我们读书。读书变得漫无目的,好比一艘轮船在大海航行,不知道要去目的地。阅读时,一定要树立强烈的阅读目的:为什么读这本书?读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不读这本书又要失去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就能找到读书的乐趣。
2.不是没有时间阅读,而是读书的效率不高。囿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我们习惯于老师的讲解、灌输地背诵,信奉书读百篇其义自现。无论拿到什么书,一字一句的读,希望记住越多越好,这样考试的成绩就会越好。参加工作后,希望记住阅读的东西,导致阅读效率低下。为了防止阅读犯困,采取了朗读、默读,阅读效率也没有提高。遇到生字词就停下来查询。为什么读书效率不高?原因是自己的阅读方法,书本列举:空白卡片法、地图阅读法、意群法、左手制动、右手制动、双手制动、闪词法、扫读略读跳读法、大拇指法、40/60阅读法等,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我们的阅读效率。
3.不是没有时间阅读,而是读书的环境不当。读书需要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来读书。昏暗的灯光会使人的眼睛疲劳,躺在床上看书,使人想睡觉的感觉;工作累精力不济时读书,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时间就象海绵的水,只要你愿挤还是有的。我们将每天时间详细记录,了解时间花在什么地方,通过分类和排序,就能找到哪些时段相当空闲,可以用来阅读我们没有大块的时间学习,只能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就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如何阅读》这本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简明扼要,通过10个的练习让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就好象做10个不同游戏,在游戏中学会了阅读方法。学到方法后要运用在阅读中,不断体验各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这是一个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联机学习、社群化学习、碎片化学习成为主流。个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让思维保鲜,才能在竞争中立足。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阅读的人。道可顿悟,事须渐修,愿我们每个人做个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