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印象北港岛(打卡海南景点1/226)

      写完标题觉得自己表述不够准确,因为我看的226个景点中并没有北港岛,但这个小岛确实值得去也值得写一写关于它的故事。

看到这个标志可以下啦

      北港岛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从海口市区出发往江东新区方向,上海文大桥在北港岛出口下去,车程约50分钟,与文昌的铺前镇距离很近。这个小岛四面环海,面积约2000亩,北面向着琼州海峡,南面对靠东寨港坐拥万顷红树林。岛上风光旖旎,北纬20度的阳光、湛蓝澄澈的天空、温柔多情地海风,无一不让有人心旷神心,驻足眺望。

我在看白鹭

      北港岛起初不是岛,最初它和周边的村庄一样与陆地接壤。1605年(明朝万历年间)7月的一个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它周边的72个村庄顷刻间下沉海底,强度相当于8级地震,而北港岛在这场地震中没有被海水吞没,从此变成了距离海口最近的、悬在海中的一座孤岛。科长曾讲过这段历史,他说那次大地震叫琼北大地震,发生在400多年前,如果我们要打卡海南226个景点,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小岛,直到现在每当潮水退去,还可以看到曾经因为地震下沉的“海底村庄”的遗址,戏台、房梁等建筑依旧清晰可辨。       

一下车拍的是这张

    这么有故事的小岛,现在什么样了?我和W先生决定趁着周末一探究竟。因为我们出发的晚了,到达北港岛接近黄昏。一下路口,就可以看见海文大桥的桥墩上醒目地写着两联大字“桥通永铭党恩情,吃水不忘挖井人。”因为是周末,前来赶海的游客络绎不绝,车子在志愿者的引领下停在桥下最靠近海边的位置,工作人员很热情,非常积极友好地指挥我们停好车。

     

夕阳下赶海的人们

    下车后,围绕村庄有一条美丽的环岛公路,路的一侧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另一侧是村居小楼。走在路上,海风拂面,白鹭在近处的浅滩戏水,游客们三五成群,或凭栏远眺或拍照留念或一家几口带着孩子在沙滩赶海寻宝,远处是染红天际的夕阳,海面泛起粼粼波光,半江瑟瑟半江红。

拍照的小情侣


看日落的一家三口


      横跨海面的海文大桥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我看着几个少年骑着电单车,环着小岛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像风一样飘过,在这儿任谁都可以做个追风少年!

       

同一个角度,来个正面照

      我不免俗气的让W先生拍照,他也十分配合我的小小虚荣心,赶紧帮我留下了“Y小姐到此一游”的图片佐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400多年前地震带来的破坏与满目疮痍早已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隐入尘烟。

村里的一处小洋房

    现在的北港村随处可见2层3层小楼,早些年海文大桥还未通车时这里无论是盖房成本还是生活条件都十分受限,进出岛都需要走水路,岛上居民出行难带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可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政府的关注与帮助,这个孤岛已经不再孤独,村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工作日的游客也有五六百人,一到节假日几千名游客涌入小岛,这对仅有几百户,约2300多人的北港村来说,简直热闹非凡。

北港村委会


岛上饭店


岛上民宿酒店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北港村的村民也不仅仅靠海吃海了,他们也乘着自贸港建设的东风挣上了旅游钱。现在村里有一家海鲜饭店,可以供游客品尝海鲜,在玩海后享受丰硕的劳动果实,还有一家鹭栖民宿,远方的客人也可以驻足小憩,在岛上听涛入眠;还有岛民出来摆摊儿卖盐巴、饮料、烧烤、赶海工具等,傍晚的小岛街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海边更是汇集了一大片热爱赶海的老老少少。

热闹的小街


赶在日落前拍一张W先生


可能看不大出来红树林了

      我和W来不及看红树林,也拍不出“一行白鹭上青天”“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清远辽阔,已是日落西山,当夕阳收起最后一抹红晕,W先生拉着我商量,要不就下次早点来,没想到这个岛有这么多可玩可逛的地方。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绕岛走了近三分之一,距离停车地点很远了,W先生喊我上了一辆村里人开的风采车,只要6块钱,我们就可以省去奔波劳碌,假装一下追风少年。一路上因为游客多,路况复杂,有个骑电动车的人一直按着喇叭,噪声与人声在耳边沸腾,开车的师傅看不过去,一个加速度外加大声吆喝制止正在按喇叭的电动车司机。村民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家门口的事业,他们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远处的星星点点全是赶海的人

      W先生说,以后我们不赶着周末来,就平时想出来放风的时候开车过来,不一定下海,也不一定环岛而行,哪怕就坐在环岛公路的矮墙上,晒晒太阳,吹吹海风,看着别人赶海。

我在这里,你也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