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群里,云雁转发了一篇文,《“不卖书,24小时不关灯,茶水点心免费。”一句话,这间书房坚持了3年》,是一人一城公众号里转来的。公众号的题目,现在已成套路,写得长,写得怪,写得新,只为吸引人。其实效果有时不一定好。但这篇是写书店的,我认真看完了。这家书店开在南京,名气较大,但却藏身于秣陵路的居民区里,房子破旧,还能闻到霉味。作者说,是老南京的味道。
但选地方,还是花了一些时间。书也有灵魂,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放。秣陵路上的民国建筑群再合适不过。店主看中了四号楼。这是一幢普通的老房子,在二楼南边,于是,就叫二楼南书房。很简单。钟叔河先生的书房更妙,念楼,据说他住在二十层上。
二楼南书房的书不多,三千册。不卖,只租。读者越来越多,于是,开了几家分店。镇江也开了一家。苏州也能开,我想。苏州的老房子也不少。上次,去过泗井巷的书舍,也不错。有书店,有客房。地方也很安静。
朋友说,一直想开书店。这大概是每个爱书人的梦想吧。有了书房,又想拥有书店,想有更多的书,而且,可以与书寸步不离。这也许就是人贪婪的本性吧。
昨天在京东上买的《琉璃厂小志》,已从无锡转往苏州。今天在淘宝上买了两本,《太湖渔俗》和《苏州奇人黄摩西传奇》。记得《太湖渔俗》的作者是专门写渔业方面的,已出书多种,《吴县水产志》也是他主编的。我想搜集吴江渔业的资料,可惜似乎不多。晚上,物流信息显示,快递已到达苏州园区三部。店主是郭巷附近的。
下午,与李闹聊。她是吴江特殊学校副校长,几年前,采访过她,残联的任务。问她,还在那里吗?她说,对啊,一辈子在这个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