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总会发生类似的场景:每天重复差不多的生活模式,朝九晚五也好、自由职业也罢,日复一日之下,每天的日常好像做打卡任务一样,差不多的项目,每天打一遍卡,似乎就大功告成了。一个阶段之后,这种机械动作会让人产生一种麻木感,似乎对生活失去了主动创造的能力和兴趣,然后感觉自己慢慢丧失活力和热情,也没什么进步,渐渐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长期单调的生活模式,势必会剥夺人们生活的乐趣和活力。当生活限于一种惯性,就像一直沿着一个轨道行进的列车,窗外永远是相似的风景,途经的车站和目的地也永远不会变。
当你对单调的风景产生了厌倦,就会有改变的想法,然而由于你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并且由于天性中对稳定的需求,人人都喜欢安全感,稳定的环境给我们安全感。所以你想改变,又很难去改变,就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可以断定的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某种在自己的惯性行为之下形成的舒适圈里。无论这个舒适圈是忙碌模式,还是清闲模式,都是独属于一个人的惯性模式。
舒适圈,给人安全感,同时也给人无力感。另外,学过初中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生存发展。理论上如此,现实中也是如此。请试想,有什么绝对不变的东西吗?人睡觉的时候心脏都在不停地跳动着,他才能成其为活着的人。
长期待在某个舒适圈里是不太现实的,也是很危险的。中国的古人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挣脱惯性、摆脱舒适圈带来的无力感呢?
我想出的答案,只有四个字就是“不惧改变”!
当然,你可以根据个人的承受力和具体的生活目标,采取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方面,我提供一些小建议,仅供参考。
1.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一定是从当前的生活方式,一下子跳到另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采取多元生活方式。就是大冰说的那种“既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呢,就是让自己依靠多元技能可以转换多元角色还有环境,比如大冰做主持人,又可以去做背包客,还可以开酒吧,静下来还可以写几本书。
2.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你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习惯了八点起床,八点半到单位,五点下班,六点吃饭,然后开始各种娱乐休闲,十一点睡觉,如是反复。如果你做的工作自己喜欢,还有点意义,如果工作不喜欢,那么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没生机了。
1)改变作息时间。可以试一下从明天起,早起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这多出来的时间随你做什么(写日记、读书、晨练、给自己做顿丰盛点的早餐、好好打扮自己……都可以啊)。
2)改变休闲方式。如果你原来就是抱着手机看小说打游戏,或者抱着pad看电影追剧。可以说这种休闲方式,对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能带来什么有益的改变。建议拿出一部分时间来改成读书、健身,或者自己的其他爱好(弹琴、手工、烘焙等等),或者跟很久没联系的朋友电话或者微信聊聊天、关心一下家人,都很好。
3.生活小细节的改变。改变上下班的路线,去不同的餐馆吃饭,整理改变居住环境(换换小摆饰、添减物品、移换位置……),变换着装打扮风格,等等。
4.尝试新事物。试着去发现、观察、学习新的东西。容易点的,比如你经常走的那条路上,今天是不是少了或多了哪个小摊,他是卖什么的。如果你对音乐感兴趣,何不试着自己学习一样简单的乐器?如果你喜欢吃,何不试着自己创造一样独一无二的菜式?
5.改变环境。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而实际上这是一种选择,你不能改变此处的环境,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移动去另一个环境。很多人都喜欢阶段性地让自己去远方旅行,就是改变环境的做法,让自己暂时性地跳出惯性,这比一成不变要好挺多。长期处于一个环境,视野难免会狭隘化的,思想难免也会僵化,改变环境其实挺有必要性的。
周国平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只有在创造中,人性才可以充分展开,实现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感。而所谓安全稳定的感觉,绝对比不上创造会带给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摆脱惯性、舒适圈,摆脱掉无力感,也是出于我们本能中对于自己创造力的召唤。一个在不断创造生活的人,才不会有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