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我的遮羞布。遮住了我的不安,焦虑,自卑。
很早以前就有意识的看大量是书籍,而且必须是名著,看到似懂非懂。可能聊天聊到《红楼梦》时,我会说:嗯,满好的,我读过了4篇。聊到尼采时,我会说:我从大学开始看他的书。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和别人聊天时,也会引用各种理论,名言等。
以前在朋友圈里晒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各种书。引用书中的某句话,拍照,发朋友圈,获得一大堆赞。从而觉得自己好厉害,好有文化。
但是,只有自己知道,这些阅读对我来说,只是读过,仅此而已。
很长一段时间,当阅读越多时,就越恐慌,不安。好似心底有个无底洞,阅读越多时,这个洞就越大。当我试图掩盖时,情况就越糟。而且,只要我看到朋友圈里别人发的是自己没有看过的书,不了解大知识,就会查阅和相关的资料,然后学习。
那种状态下的我就是用学习来遮住无知的自己,假装懂很多。似乎这种伪装还蛮成功,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大多数都是,懂很多,读过很多书。我就一边享受这种赞美,一边恐慌。我必须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技能。因为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不懂的知识呀。
为了学习,我把自己搞的特别累,大学时,有段时间同时给三个老师做课程助理。工作时,必须把自己的休息时间都安排上学习,否则就会有一种虚度光阴的感觉。
我如此着急的学习,成长。不允许自己松懈下来。焦虑感却越来越强。这个世界上太多天赋异禀的人,太多优秀强大的人了。有太多无论我如何努力也只能望其项背的人了。
该怎么办?继续坚持紧跟优秀的人脚步,还是跟随自己的节奏?
无数次问自己这个问题:到底为什么学习?如此的坚持学习成长真的快乐吗?
凡事只要一坚持就失去了乐趣,因为真正喜欢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对于学习,对于成长,亦如此。
近一年,刻意放下了自己的学习成长。读以前读过的书,梳理学过的知识。不再强迫自己接触新的知识。承认自己有些东西就是不懂,不知道,不愿意学,学不会。
仔细想想今年仅仅只是重读了几本书,不在像以前恨不得一天读几本。有时一页书,可能还会反复看好几天。而当我慢下来读书,学习时,突然有些东西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反而成长不在焦虑了。
就像最近和朋友说,以前我学过很多东西,但我依然很不安。因为,我只是学了这些,只是知道。而不是学到了。
而现在我不在学习新知识,而在内化已有知识时,突然就不慌了。不在学习新的知识,而是把学过的理论知识检验现在的生活。
终于,一切脚踏实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