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系列又来啦,虽然没有猜中这个案子的凶手,但好歹方向对了,所用套路还是蛮常见的。有一说一,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读起来有点压抑,书中大部分人物都活得很憋屈。
“你明白的,不是吗?她必须得死!”这是波洛在耶路撒冷第一个晚上听到的一句话,他猜想这可能是和一场戏或一本书有关。说这句话的人是雷蒙德·博因顿,他来自美国一个大家庭,家里有继母、哥哥嫂嫂和两个妹妹。继母博因顿老夫人曾是监狱的看守,控制欲极强,从不让儿女们和外界接触,并以此为乐。尽管孩子们十分憎恨她,也很渴望自由,却没有能力和勇气做出反抗。他们家的相处模式引起了医学学士莎拉·金小姐和杰拉德医生的注意。莎拉和雷蒙德初次见面就互有好感,但老夫人总是从中作梗,棒打鸳鸯,所以莎拉很讨厌她。一天,一群人(包括博因顿一家)去佩特拉游玩,老夫人一反常态解除禁制,鼓励儿女们出去玩。他们虽心有不安,但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便出去了,等他们回来就发现老夫人死了,她的手腕上有个微小的针孔。波洛得知事情经过后,自信表示自己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找出真相。
在知道结局的前提下找凶手反常的地方很容易;看到某处心存怀疑,然后在结局中得到证实,由衷感叹一句“我就知道是这样!”也很容易;但如果人在局中,看不清形势,也没有怀疑对象,却被要求提交一个答案,那就煎熬了。找答案期间看似什么都怀疑,实际什么都相信,生怕错过关键线索,再被作者耍得团团转。作者甚至可以直接给一个假命题,只要读者现阶段不能证明它是假的,她就能把它当真的继续往后写,反正最终解释权都归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