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明规律
所有的心理痛苦,都来源于心理落差。所谓心理落差,就是心理预期与现实间的差距,体现为“本应该……”或者“本不应该……”这类念头。
“本应该”、“本不应该”分别对应欲望和恐惧这两个人类最底层的情绪,所以这两个句式的影响力巨大。而欲望和恐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以这两个句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不妨举例说明下心理落差的产生:当一个高中小朋友觉得自己本应该考上清华、但发现事实上自己只能考普通一本时,当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本应该非常聪明、要学业优秀、但发现事实上孩子的成绩吊儿郎当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本应该健康长寿、但发现事实上自己得了癌症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和对象本应该白头偕老、但发现对方脚踏两条船时,心理落差就产生了,心理痛苦也随之产生。
请问读者,您能想到什么心理痛苦不是由“本应该……”这个句式产生的吗?我很认真地想了两天,并没发现例外。我们由是可以说,“本应该……”这样的句式,常常是苦难的源泉。可见,“执念”这个“执”字是多么地形象。
二.应用规律·现象解释
“心理落差导致心理痛苦”这个论断解释力非常强,能解释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现象一:人不能太顺
有些人一路走下来顺风顺水,突然来了个打击他就崩溃了。这是因为他实在太顺了,从而导致他调高并固化了自己的心理预期,进而拉大了心理落差,从而放大了他的心理痛苦,所以他才会一下崩溃掉。
现象二:有些痛苦的事实必须接受
有些事实接受会让人痛苦,但是如果你不接受会更加痛苦。这时因为那些痛苦的事情本就包含了些心理落差,如果你拒绝接受事实,就相当于蒙着眼睛进一步拉大了心理落差。等到你不得不直面现实、直面这被你放大的心理预期,你只能更加痛苦。
现象三:客观环境更优的人并不一定更幸福
举个例子,假设我现在是一个省的首富,但是我认为自己本应该是全球首富,那么这个心理落差是巨大的,从而导致我的幸福水平不一定比得上普通的工薪阶层。
现象四:人们更倾向于嫉妒与自己相近的人
人更会嫉妒身边的、与自己相近的人,而更不会嫉妒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这是因为对于身边的相似的人,我们有种“大家都差不多”的预设,所以当对方发展地很好时,我们就会有“我本应该跟他一样”的念头,进而产生了心理痛苦。
现象五:犯错时绝大部分人会本能地痛苦(害羞时也一样)
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我形象,在成长的早期,自我形象往往是比实际更为完美的。而犯错意味着“你没有那么完美”,这与“我本应该做得更好”产生冲突,进而产生了心理痛苦。同样地,如果一个人越是渴望自己是善于交际的人,他受到害羞的搅扰也会越大。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如此说:过高的自我形象就是痛苦的发动机。
三.应用规律·生成方法论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个底层规律后,要怎么运用呢?既然心理落差的本质是心理预期与现实间的差距,那么我们可以从心理预期、接受现实两方面生成方法论。下面所列举的这些方法中,方法论一至四是关于预期管理的,方法论五是关于接纳现实的。
方法论一:动用元认知,审视所谓的“本应该”、“本不应该”
具体来说,当看事情的时候,不要带着先前的预设,而是直接观看事物本来的面目。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正念”,讲的就是“放下执念”。举例来说,当你迟到时,“我比规定到达的时间晚到了10分钟”比起“我本应该早到10分钟”就是更好的反应。
接着,若有需要,我们可以再生成“下次我至少要早出门10分钟、就不迟到了”的信念——这个信念是能解决问题、指向未来的、充满希望的信念;而“我本应该早到10分钟”并不直接解决问题、同时又能产生痛苦。
方法论二:建立全面的心理预期
举个例子,“如果这事很成功,我就可以XX;如果这事结果一般般,我就XX;如果这事败了,我就XX”这种预期是对多种结果的完备的预期。而“如果这事成功了,我就可以XX”这种预期仅是对单一结果的预期。持有前种立体的预期可以有更强健的心理素质,因为比起后种预期,现实的变化大概率是更能落在立体预期中的。
方法论三:适当降低心理预期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心理预期降低到现实条件以下。
什么意思呢?
斯多葛哲学有个创造幸福感很有效的心理技法,叫做“消极想象”。它的底层信念是:让自己能够渴望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具体操作是:很认真、很仔细地想象自己处在一个悲惨的境遇当中。举个例子,假设我现在膝盖关节软骨受伤、以后不能剧烈运动。那我就仔细想象我的腿截了肢、不能自由活动,把每个细节都认真地想象到位。接着回到现实中,我就会突然发现能正常行走的双腿是多么幸福的事。假设我真是一位截肢的残疾人,那我可以继续想象我现在贫穷地没有裤子穿,又或者我的眼睛失明了。总之,“消极想象”是通过将心理预期降低到现实条件之下,从而创造幸福的有效方法。
(有时,当看到比自己境遇更差的人,我们的感觉会变得更好。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同情心、没有去换位思考。恰恰正是因为我们脑中有换位思考的镜像神经元,在那短暂的一瞬间把我们代入对方的境遇当中,使得我们拥有了一个较低的心理预期。而当我们切换到自身情景中,发现自己的现实条件高于刚才的心理预期,从而才有了这样的满足感。)
也有人会反问:“都调低预期的话,难道人们就不能有追求了吗?”对此,我觉得我们可以区分清“目标”和“心理预期”这两个定义。“目标”主要从理性出发,关注的是过程中的控制点,着眼点是“这事如何做”。“预期”主要从感性出发,是对结果的憧憬,体现了“本应该……”的思维特征,着眼点是“这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制定较高目标的同时保有合理的、较低的心理预期。其实,“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讲的就是类似的事。(关于“关注过程”和“关注结果”的论述,可详见《选择以努力为标尺的成功》。)
方法论四:基于现实,快速生成新的、合理的预期
当然,在方法论三中,如果预期设置地过分低、很悲观,也会让人动力做事,因为预期能给人带来希望。所以有时重点并不是你的预期能设置多少低。而是当变动发生时,可在接纳现实的基础上,快速生成新的、合理的预期。
方法论五:快速接纳现实
“快速接纳现实”是个典型的做起来比看起来更难的事情。为什么呢?
首先,这的确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情。你能否拥抱“损失”呢?你能否意识到“事实并不是用来让你痛苦的、而是用来让你接纳的”呢?——当然,这句话并不意味着你要能做到完全不痛苦,因为生活中有些心理痛苦是合理的、是必然要承受的,往往一咬牙就过去了;但是如果此时你拒绝接受这个痛苦,反而能把这个痛苦给放大。
其次,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所谓的接纳现实并不是仅仅改变单一信念就可以了,而是连与该信念相关的其它信念也要一起改变。这是因为我们的信念体系像拼图一样,是一块连着一块的。如果你仅仅改变其中单个的信念,第一,这个改动是较小的;第三,真正让你痛苦的并不是这个信念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影响;第三,这个改变的信念是不能长期持续的,它会被旧有的信念体系给反噬,从而你会倾向于无视该信念。
这么讲有点抽象,我们举例来说。假设一个人因为自认业务能力很强、跟各方面的关系都很好、同时也处于一个公平友好的范围中,所以他认为自己下次的晋升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某天他意识到自己的好几单业务居然做得非常糟糕。此时,如果他仅仅接纳“这几单业务做糟了”,就是只改变了单个的小信念;但真正能让他痛苦的其实并不是“做坏业务”这事本身,而是“自己的晋升预期可能是错的”。所以,如果他能进一步地意识到“原来我的业务能力可能没有我之前想地那么强,那么我之前快速晋升的一个重要根基就动摇了,所以我需要审视下,我的快速晋升是合理的吗?”这个过程就是许多信念的变动。如果他认真审视之后,发现“自己之前快速晋升是不合理的,我打算接受这个事实”,他才算是接受现实,因为他的信念体系整体做了较大的改变。“一叶知秋”说的就是快速接纳现实的境界。
四.总结
本文讲了心理痛苦产生的缘由和基于此生成的方法论,方法论的重点在于“快速接纳现实,并基于此快速生成新的、合理的预期”,这能够帮人快速从痛苦中走出来。
注:
本文谈及的“心理痛苦”,是存粹地由心理活动、认知产生的心理痛苦,该类型痛苦的特点是:虽然A有此种类型的痛苦,但处于相同的客观环境(包括身体因素)的B却不一定会产生该种痛苦。即,由生理疾病引起的心理痛苦不属于本文谈及的心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