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正和儿子玩,邻居阿姨来敲门,说明来意是想让我办张信用卡给姑娘做业绩。虽然平时关系还是挺不错的,但是说实话我真的是不需要信用卡了。我已经有四张信用卡,提前消费的弊端就是老忘记还款,不刷卡吧一年次数不够还有年费。于是我直接拒绝了。然而阿姨开始打感情牌,远亲不如近邻喽,我和你婆婆感情好啊,我们多少年的邻居了吧啦吧啦......好吧好吧,我直接举手投降,半推半就中又增加了一张信用卡。
现在多元化的市场中营销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微商电商层出不穷。这样的买卖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远在天边的商品也可以几天就通过快递到你手里,我们不再眼馋于哪哪的特产没有吃过,哪哪的用品没有见过。这样方便快捷的销售方式无疑拉动了市场经济,活跃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消费水平。
然而,我身边的人仿佛一夜之间都成了商家,朋友圈打开都是商品,QQ空间也开始沦陷,人们见面除了摆弄手机就是给你推销她手机里的店铺或商品。而且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坚信自己的商品是最好的。而你作为他的朋友亲人,这个面子是必须给的,买多买少总之要买点才能彰显你们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其实,我真的不反感微商,我自己怕麻烦所以没做,但是也许对于别人来说真的是发家致富的一条渠道。我的朋友圈即使打开都是卖东西的,我也觉得圈里热热闹闹的挺好。更何况我这喜欢喝鸡汤的人,每天早上至少能看到十几条微商发的早安鸡汤。我觉得挺受用,有些会让人热血澎湃心情愉快的开始一天的生活。
不过,如果你打感情牌或明或暗的让我买东西,我就会特别反感。我需要什么东西,不用你们找我,我就会主动去找你们。我又没屏蔽你们,更何况你们的更新已经非常非常详细的介绍了你们的产品,我会自己去了解。请不要把我当成钱多不会花的智障,好吗?
曾经有一个小时候的玩伴,一直有联系,当各自成家又在两个城市之后就渐渐失去了联系。大家只是在网上去了解各自的情况而已。突然的某一天,她热情的找我聊天,我们从小时候聊到现在,聊到各自的家庭,都觉的意犹未尽,她却话锋一转,说她现在在做某个商品,她已经挣了好多钱,现在已经准备辞职,这样就可以又兼顾家庭孩子,又不耽误挣钱。问我愿不愿意和她一起,然后把我的现状一通分析,指出我最好的选择是和她一起......她还在孜孜不倦的劝诱我,我却提不起兴致了。后来又有好几次,每次都是先找我聊近况,聊到兴头上时就不失时机的转到她的微商上去,每次我都婉拒,最后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对她说:“我孩子的情况不允许我每天抱着手机不陪他,但是如果我后边想做微商,我一定第一个找你,好吗?”后边她又持续给我发了几次关怀备至的话语,我都不敢再接腔了。也许在她看来我有点冥顽不灵,但我希望感情归感情,买卖归买卖,如果把感情当买卖,我真的觉得把这种无价之宝贬值了。
201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所有的电子商务经营者都需要办理各种有效证件,依法登记,依法纳税。如果政策实施,应该会还给我们一个更干净的电子买卖环境,规范大家的买卖策略吧。
我信赖于口口相传,相信广告的效应,也容易被真情打动,不过如果用感情来评估商品,恕我做不到。当你打着感情牌来出售你的商品,我会觉得曾经的情感分崩离析了。而且,我觉得如果一个店家想长久的生存壮大,维系感情是一块,但是最终还是要用产品来说话的。
但愿我们感情长久!但愿我的朋友们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