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了,周六上午 2 个小时的英语课又开始了。
六月第一天上课结束后,就各种情绪。鼓着嘴巴,皱着眉头,气鼓鼓的说:“我不想上这个英语了,太难了!”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我内心那个“恨铁不成钢”啊,咬牙切齿。当学霸父母遇到学渣孩子,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只要用心听课用心背单词就行了,为什么你总是逃避困难呢?
1.微小改变松动坏习惯
这段时期翻了心理咨询师李松蔚的《5% 的改变》这本书,对我有些启发。
“你只想要 100% 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 5% 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为,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这个观点和我现在正在每天践行的“习惯养成”的理念非常一致,无论是想做什么改变,先从最微小的一个切入口进入,动起来。
李松蔚的书中,提到一个案例就是在拖延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的,当事人实际上很清楚自己的做法不对,但是就无法改变,无法迈出第一步,觉得很难。
李松蔚给的建议,核心主线从来都不是讲大道理,也会否定当事人,就是邀请当事人做一个非常微小的,甚至不承诺有效果的尝试,也就是所谓的“5%的改变”。
比如,针对离职后在家,被家人一直催促出去找工作的人,他就是拖延着不写简历,不投递简历,不找工作。这个微小改变的建议是:在接下来一周里,每天只花几分钟写简历的某个部分,然后再——删——掉。
实际上这种微小改变的建议,就是给陷入困境的人一个契机,在原有固定的行为模式下的一个行为扰动和突破口。
2.微小习惯养成好习惯
《微习惯》这本书提到的是用微小的改变来养成一个好习惯,设定一个微小习惯: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毫无压力的任务,让作者养成了每天健身的好习惯。就像我设定每天午饭后,慢跑 20 分钟,有时候内心想拖延和逃避的时候,我心里设定一个小目标,只需要穿上运动鞋,下楼走5 分钟。结果等我走了 5 分钟就自然开始跑起来了,后面每一分钟的汗水都是赚到的。
每周六英语课结束后,都有一周的作业,就是把每周课上的 6 篇短文读一句中文翻译一句英文。我们把这个作业拆分为,每天就读一篇短文,字数大概在 50 个单词,5 到 6 句话的长度。刚开始我读一句六月读一句,后来他嫌麻烦,提出来自己读,我在一旁听的时候,发现大概有 80% 的内容他能自己读出来,剩下不懂得,我再补充解释一下。有些生词,他上课的时候听懂了,竟然可以翻译正确。
做出微小的改变,不要求他百分百完成这周作业,上周作业他只完成了 3 篇短文的朗读和翻译,剩下的 3 篇没有读。今天上午英语课结束后,晚上他自己主动把上周的单词测试题写了完了,有三个单词他不记得,问了我。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我和六月都没有放弃学英语,即使这个课程有些难度(对他来说)。我不再做那些没有意义的焦虑和对比了,只需要帮助他迈出第一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