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逃难到濠州的朱五四迎来了他的第四个儿子。“这个孩子在家里排行老八,就叫他重八吧。”朱五四低沉地说,他面带愁容。因为冬天要来了,这个孩子就像凛冬提前的一阵寒风吹得朱家的茅草屋摇摇欲坠。
好在上天垂怜,小重八和朱家挺过了寒冬。时光滚滚,白驹过隙。转眼间九年过去了,小重八快到幼学之年了。这时他也是懵懂世事了,知道世界上有好人和坏人、有穷人和富人。
一日他在街上玩耍不觉间走到一大户人家门前,乃是大富徽商李员外家。这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门前左右对联写的都是别具一格。“万石家风家惟孝悌 百年世业乃在诗书“。小重八读过几天书,认得几个字。也知道这是个大户人家,毕竟在濠州这个地方能住这样的房子的,能有这样的门楼的都是富甲一方的。
那时江淮一带素有千日门楼百日房的说法。凡显贵之家必有门楼。李家的门楼高九米,大气磅礴,用青石和水磨砖混合建成,门楼横仿上双狮戏球雕饰,形象生动,刀工细腻,柱两侧配有巨大的抱鼓石,高雅华贵。
高大的门楼后面是李家的宅院,宅院采用的是古老的徽派建筑风格。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式,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但与官方制造又有所区别,是徽派特色的特殊性。正脊两头衔屋脊的是鳌鱼,取以龙镇火之意防止房屋遭火患。垂脊吻上禹王高立,又是怕鳌鱼太多翻身又成水患,故此派禹王镇水。脊上立兽是为麒麟,寓意四方祥瑞、诸邪不犯。
身在屋外的朱重八从未见过如此豪华的房屋,凝视良久。
“你是谁呀!”清脆的小女声打断了朱重八。穿着自家母亲手制作粗布衣的小重八瞧见了一个估计比他还小两岁的小女孩。
小女孩衣着华贵,手上还带着一只玉镯。“你叫什么名字呀?”
面对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朱重八显得手足无措起来:“我叫朱重八,你呢?“小重八往后退了两步。
“我叫李凤阳“,小女孩答道,“来我家玩吧!”
就这样小重八被凤阳领进了宅子,小重八发誓这是他一生中见过最大的房子了,至少目前是。
这座宅子的确够大能称得上“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百门一户”了。进门一道天井最大,倘若是下雨天,雨水会从四方屋檐流入天井,四方之财犹如天上之水源源不断,正是所谓的四水归明堂。测看天井是一个日字,正看天井是一个中字,象征着主人家如日中天。
沿天井一周回廊采用木格窗间隔空间。作为有名的徽商。李员外喜用木雕装饰的手法来传播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门窗上分别雕有累世同居图、寿仙捧桃、麒麟送子等。真是乱花迷眼呀。
朱重八随小凤阳走过天井,来到大厅。大厅正墙上是一幅砖雕。
朱重八看不出雕的是什么?
凤阳告诉他:“雕的是丹凤朝阳,只可惜父亲说了砖雕人只能雕八层雕不出第九层。
想来那些能雕出九层镂空石雕的人都在给皇帝做事。我这凤阳之名也是由此雕刻而来,父亲希望我如这丹凤一般得遇贵人。”
“想来这砖雕乃是徽州一绝,制作及其繁复。一般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两大类,窑前雕是刻好土坯烧成砖,而窑后雕则是在砖成品上雕刻。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清的青砖为材料,先细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画面的部位,凿出物象的深浅,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然后再根据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精心刻划,局部“出细”,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一凸现出来。这幅丹凤朝阳乃是窑后雕,世上能雕就九层者恐怕不过双手之数。”
“父亲大人你怎么来了。”说话者正是李凤阳的父亲,大徽商李玉。
“没事,你们慢慢玩吧。”走之前,李玉还特意嘱咐下人们不要打扰李凤阳和重八。
就这样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如果有一天我们分开了,你想我了。你就登上那座高台,看看我家的天井。那就是我想对你说的话。李凤阳如是说。
果然好景不长。不久濠州大旱,又起瘟疫,蝗灾。重八的父母,大哥相继患病死去。小重八和他二哥连为父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只得以布裹尸,草草了事。
为了生存,小重八不得不和家人分离。他去当过和尚,可是师傅说他尘缘未了不能修行。
随后他生活坎坷,一路乞讨,最后走投无路之下,只好从军。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主帅的赏识。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大马金刀让他成了主帅的心腹之人。主帅替他改名为朱元璋,并把养女嫁给了他,可是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儿时的伙伴李凤阳。不久军队攻克濠州,徽商的宅院还在,不过早已人去楼空。
最后他打败了所有人,登上了权力的至高宝座,改年号为洪武。洪武七年,他为了这把龙椅忍了七年。终是忍不住了,他独自一人前往濠州,登上了高台俯视李家的天井。他登上了以前没能力登上的高台,看见天井正是一个“回”字。高处不胜寒,到了他这个位置就算再回头也是物是人非了。
他命令部下找来徽州最好的砖雕师为他雕刻九层镂空的丹凤朝阳,他将濠州更名为凤阳。他在丹凤朝阳的石雕前流了一夜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