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传统的虚岁来算,我扎扎实实的三十岁了。
我成长的道路再普通不过,中等的智商和样貌,读了中等的大学,在“稳定的”国企工作了六年,适婚的年龄也找好了对象。
三十岁这一年,在看似我的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一成不变下去时,我放弃了国企的工作,选择继续读书。想看一看更大的世界。
生活的突然震荡和读书之后慢下来的时光,让我好好看了看自己的经历和过往,也悟出了些小道理。
写出来给自己看,也与大家分享。
对待生活,有时需要点玩世不恭的态度
大学时代,情窦早就开好了的年纪。校园里有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少男少女,相信总有你中意的一款。
大一下学期我隐隐的喜欢上一个男生,斯文的书生气、很有礼貌、很开朗活跃……我们接触不多,但可能正因为了解的越少才会把对方想象的越完美。然而,直到大学毕业,我也没有勇气对这个男生袒露心声。就这样默默地喜欢了三年多!
其实我心里一直没放下这件事。大学毕业一年了,他已经回了老家,我还呆在我们读大学的城市。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给他发了封QQ邮件,说出了这件事。具体怎么说的已经记不清,邮件也被我删除了,可能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看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回复:It's really a good thing.You are so sweeet!Thank you anyway.后来我知道他要出国了,所以是英语补习班上多了是嘛!
我很开心,因为我看清了自己的情绪。这封邮件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复对那时候的我而言都没所谓,我只是为了过自己心里这道坎,不留遗憾。
后来和朋友们谈起学生时代的恋情,我讲了这一段,没想到他们那么吃惊,到了对我连连称赞的地步。我才知道,不仅女生也有很多男生面对心仪的人也常常不敢表达。
其实很多事就那么回事,没有想象中可怕,也没那么多人在乎你。面对未知,勇敢一点,有点玩世不恭的态度,你会发现还真就那么回事,而已。
信念的力量
我在高中时,有两个特别好的闺蜜。有一次我们谈起自己心目中的男朋友,闺蜜A说,我要嫁的人家里必须有50万以上的存款,有大房子和两辆好车;闺蜜B说,她中意的人一定要有男子气概,不能婆婆妈妈的;而我喜欢的就是书生气,斯文有内涵型的。
时至今日,十年过去了,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她们都结婚生子了。看看现在我们身边的伴侣,竟与当时”心目中的男友“,相差无几。
闺蜜A在日本读大学时遇到男朋友,毕业后就结婚了,男友家是浙江宁波的生意人,现在住的是别墅,开的是宾利,与她当时开出的理想条件只好不坏;闺蜜B嫁给自己公司的同事,据说是追求了她很久才成功,我了解不多,但看说话行事是的确有男子气概;我的男朋友典型的工科男,技术流,话不很多,但很体贴周到。
我不知道用这个例子来说明信念的力量是否合适。且不论怎样定义或什么标准来衡量未来的伴侣才算正确,但事件本身可以说明,你信什么,信得你自己都认为非这样不可了,那事情真的就会照此实现。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可行可不行的态度,那事情多半是不行的。
相信关于信念的事例大家已经听得很多了,但人心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也有着很大的力量。
转眼新的一年即将过去1/6了,过好每一天就能过好每一年。好好努力!
我是去年考取的武汉大学全日制MBA,如果大家有考试方面的问题可以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对我的文章有一点共鸣,欢迎点赞,欢迎交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