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番茄工作法图解》
我们预览一下,番茄工作者的一天具有以下5个阶段。
※计划:在一天的开始,从积压的工作(称为“活动清单”)中提取最重要的活动,填写到“今日待办”表格中。这就是你当天的自我承诺。
※跟踪:确定当天活动后,扭启25分钟的番茄钟,从当天活动的第一项开始进行。在每个25分钟的时间段(称为一个番茄钟)内,你要收集一些过程指标,比如计算遇到的中断次数。
※记录:在一天结束时,将当天收集的数据归档,写入“记录”表格。如果你跟踪了中断次数,就把中断次数写下来。
※处理:从所记录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例如,可以计算在每个25分钟的时间段,平均遇到几次中断。
※可视化:最终你要将信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从中找出改进流程的思路。如果你想获得最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习惯,在自我调整过程中,基本上每天都要做这样的回顾。
在每天开始时,进行计划;每天结束时,进行记录、处理和可视化;在两者之间,进行对25分钟周期循环的跟踪。
I便签:诠释、清晰、准确、致用:
what:
片段介绍了我们使用番茄工作法完成一天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why:
番茄工作法,以25分钟为期限,让我们有所斩获,并以休息作为奖励。而不是面对复杂的问题望而止步。
how:
1. 计划:早晨制定好“活动清单”和“今日待办”表格。
2. 跟踪:以25分钟为一个番茄钟,开始完成“今日待办”上记录的任务,并记录中断次数。
3. 记录:一天结束时将收集的数据归档,写入“记录”表格。如:一天完成的番茄钟数以及中断次数。
4. 处理:从所记录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如:平均每个番茄钟由几次中断。
5. 可视化:将处理得到的信息组织起来,从中思考如何改进。如:如何减少中断次数。
where:
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对行动进行管理与规划。
A1便签: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前几天听了灯神的介绍,开始使用番茄工作法。开始时只是使用番茄Todo app进行计时(跟踪),并没有制定一天的待办事项(无计划),也没有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中间也偶尔中断番茄钟,一天的工作效率并不高(无记录处理可视化)。(反思)要学习一种方法,要了解他的所有内容,接着进行自我调整。
A2便签:目标、行动、关联、可控: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周,每天使用番茄工作法,至少使用10个番茄钟。
行动计划:
1. 计划:每天早上8:30-9:00完成“今日待办”和“活动清单”表格,并预估每个任务需要的番茄钟数。
2. 跟踪:以25分钟为一个番茄钟,以要事第一的原则,完成重要的事,并记录中断次数。
3. 记录:在晚上9:30-10:00之间记录一天的番茄钟数以及中断次数、原因。
4. 处理:分类中断原因,计算总中断次数。
5. 可视化:每天记录中断原因,一周后进行分析,制定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