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应该会定期输出一下读书总结
避免自己处于看过就忘的尴尬境地
直入主题吧
引爆点一文作者通过输出观点:
想要制造流行 需要有三个法则
其中包括个别人物法则 附着力因素法则 和环境威力法则
继而不断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历史案例中那些的令人不解的流行潮
在个别人物法则中
作者提到了引爆过程中三种类型的重要人物:
拥有社交天赋 涉足不同领域并且可以联系在一起的联系员
对一切感兴趣 喜欢通过解决别人问题满足情绪需求的内行
具备超感染力 能够自然通过肢体表情将别人感染的推销员
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黏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但还有另外一个特定的群体——推销员。如果人们对传来的信息并不相信,他们就有能力说服大家,而且,与其他两种人一样,这些人对于发起口头信息传播潮也至关重要
同时举例:
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位银匠用两小时骑马夜行13英里
并成功通过口传消息到整个地区的人民
使大家武装起来及时猛烈反击
(试想一下 深夜里你被敲门声惊醒并得知敌人要打来了 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选择相信这个人而不是揍他两拳呢?)
作者认为这正是因为个别人物法则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除了下游的推销员 银匠在中间充当的正好是内行和联系员的角色
而后作者又通过几档少儿节目的案例引入自己附着力因素法则的观点
他们发现,在把观念展示给学前儿童的过程中,一些细微但非常关键的调整,就能克服电视作为教学工具使用时存在的弱点,且能使电视上的内容变得令人难忘。《芝麻街》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掌握了使电视节目产生附着力的秘诀。
作者在文章里提到一些新的思路
表示如果一则信息没有被广泛传播
可能问题并不出在人们对这则信息的理解上
虽然没有总结问题一定是出在哪里
但是通过一些举例
我认为可以通过整理用户达到信息目的的完整动线或者是贴近分析用户的关注点来找到问题所在
比如通过整理用户达到信息目的的完整动线
作者这里举例了为了让学生们主动去打破伤风针
学校发现在科普知识册后面增加一张医院地图要比增加图文描述破伤风危害的效果更佳
一些强烈刺激对于短期记忆是十分有效的
但是如果这件事与自己本身的生活过分脱离
过了一段时间 这种刺激就会淡化
那么如何在刺激当下就让学生行动起来呢
那就是给一个行动指示
这就相当于完善用户动线 达成完整的信息传递目的
而贴近分析用户的关注点作者则举例电视节目芝麻街
“制作团队往往喜欢绘制猫、食蚁兽或者水獭给孩子们看,并让它们活蹦乱跳,他们自认为那样很有趣。但我们的干扰物实验表明,每次出现这种画面,就好像出现了一颗炸弹,孩子们都躲着它。”
这一段的描述则告诉我们
对于用户的想法不应该站在开发者角度加以揣测
而是应该以实际用户测试为主检测附着力更有效
在环境威力法则中
作者举例引入“破窗理论”通过对地铁涂鸦逃票等行为的控制进而减少犯罪率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作者的观点所在
但是环境威力法则的意义在于我们对于环境的改变不只是敏感,而且是极度敏感
其中还提到了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内在特征的影响
同时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这个观点其实和我之前看到的乌合之众举例类似
当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之中
我们的想法会受到周围人的想法影响所不断改变
即使是我们坚定“认为”的
在所谓大多数的“不认为”下
我们也会很自然的开始怀疑自己的“认为”是否有错
(提到这一点我又想到一句话“当一件事十个人中九个人都持有相同意见 第十个人不管立场如何 都一定要站在九个人的对立面就事情提出质疑”但能做到的人很少)
如此说来,性格不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甚至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它不是固定不变、容易辨别、密切相关的一些特征的组合,我们之所以那样认为,是因为我们大脑发生了小故障。性格其实更像是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况和环境下流露出来的习惯、倾向和兴趣的集合体,这些东西互相联系,却不是密不可分。大多数人看起来好像性格稳定一致,那是因为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我们的环境
所以在此
作者认为 地铁里涂鸦和逃票这样微不足道的行为恰恰给了大家一个犯罪的信号
如果可以持续不断的管理这些信号
就可以掐灭犯罪的火苗
这里也给了我一些新思路
如果一些事情难以改变结果
难么就应该试着预防
后面举例的吸烟和自杀潮也是同样的情况
让青少年疯狂模仿的自杀行为 吸烟行为
无法规避结果
对于行为压制越是厉害 越是激发青少年的反抗行为与好奇的欲望
这是青少年的行为特征
这一点又很像附着力里提到的一个思路:贴近分析用户的关注点来找到问题所在
理解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就会发现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教育
是比后期打骂惩罚更为有效的方式
在环境威力法则中
作者对于环境的范围也进行了一个设限
提到了:150法则
表示大规模的流行潮一定是以小规模流行潮组成的
由于我们人类有一定意义上的通道容量
指我们有限的记忆 情感等
150的人群规模可以让我们彼此更加高效的沟通和传递信息
这使我们在群体中间产生一种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
150这个数字有带考究
但小群体的观点本人赞同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一定是最核心的几个人物
像塔链一样 1000人的塔 塔尖无法将信息传达到最底部
但是塔尖可以有充分接触信息的一级核心人物
接触到完整信息的一级核心人物又可以筛选出解除完整信息的二级核心人物
以此类推
如此看来
一个大的企业也并不是一个大的散落集体
而是由不同级别的核心人物组建起来的小集体合成
因为小集体的存在
才可以使信息以较小的损耗传递至底层
引爆点整本书观点明确 案例到位
让人不断惊呼: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相信未来也会时常回翻起这本书
(补充:里面还有很多理论我这里并没有讲到 可以读原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