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认知方面有个原理叫“对比原理”。即如果两个东西或两件事物,它的重要的程度有很大差别的时候,放到一起你会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别比实际的更大。
举个例子说,你拿完重的东西再拿轻的东西,你会觉得重的更重、轻的更轻。还曾经有一个实验室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很简单,他就让被试者左手放在热水里,右手放在冷水里,放一段时间之后,两只手同时放到温水里,你们觉得这个人感觉会怎么样?同样是一盆水,温度是一定的。但是这个人会感觉很奇怪,他的一只手觉得这盆水是冷的,一只手会觉得这盆水是热的。这个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体验到,这就是对比原理,基于之前的体验,同一样东西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麻省理工大学Dan Ariely教授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在《经济学人》杂志看到了一则广告,里面有3个选项,他对于人们会怎样选择很感兴趣,于是把这则广告给100个学生让他们去选:
A、59美元订阅“经济学人”一年的电子书;
B、125美元订阅“经济学人”一年实体书;
C、125元同时订阅“经济学人”一年的实体书和电子书。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结果是,16%的学生选择了“A”,84%选择了“C”。没有人选“B”,“B”,看似是个无用选项呢,于是他去掉选项“B”,让100个学生再选一次。结果,这次有了让人出乎意外的逆转。有68%的学生选择了“A”,32%选择了“C”。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是对比原理在作怪。
我朋友的姐姐是单位的中层干部,手下管理着十几号人,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一直坚信“严师出高徒”,因此,她对女儿的要求自然格外严格,对女儿的管教手法除了命令还有威胁,刚开始他的女儿还算温顺,但是到后来越来越叛逆。朋友的姐姐对我诉苦说:“只要是我说的,女儿宁愿挨打也不服从,我在单位可以呼风唤雨,在家里却拿女儿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是很多在职场叱咤风云的父母的共同特点,就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下属,孩子自然不会买账!家长和子女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必须服从的关系,因此,威胁和命令不但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配合,还会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频繁产生。
我认识的一位学生家长和女儿的关系很好,母女相处颇为愉快。她有让女儿心甘情愿配合的法宝,不是命令而是给孩子提供选项,让孩子在选择中体验自由。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使用选择法。从早上起床开始,选择“现在起床还是10分钟以后,选择穿红色衣服还是紫色衣服,选择喝牛奶还是豆浆,电视只看半小时钟还是不看”等等。用选择法首先就把孩子不愿做某事的念头给排除了,少了很多争端。
在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时,为了符合她的要求,她至少会提出三个方案,在和孩子协商的基础上让孩子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套方案。
在放假期间她女儿要提出要玩电脑游戏,她希望孩子每天只玩1小时的游戏,至少学习2小时。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三个方案让孩子选择。
方案一:玩2小时电脑游戏,学习6小时.
方案二:玩80分钟电脑游戏,学习4小时。
方案三:玩1小时电脑游戏,学习2小时。
孩子通过分析比较最终很乐意选择了方案三。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叛逆,常常和自己作对。我想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在纠正孩子不规范的行为时父母常常以命令,威胁,甚至施暴的方式处理,孩子不仅不能从心里真正服从,还会激起反抗情绪,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频繁发生。如果父母多一些“心机”,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利,替代了指令性要求和威胁,孩子就不再有压迫感,他们会觉得一切是自主的,也更愿意与父母合作。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想要做某件事,聪明父母为了让孩子顺从自己想法或达到自己要求,他们通常会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利。让孩子做“选择题”,其中设置一些貌似无用的选项,但实际上它在孩子觉察不到的情况下,起了重要的对比作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孩子的选择。最后,孩子通过比较分析选出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选项,同时也符合父母的意愿。这样就避免了父母孩子之间的矛盾,父母的要求孩子也会很乐意的服从。
法国教育名人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所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利是父母必学的一项技巧,是让父母和孩子合作最快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