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时候我们罗列的很多计划最终没有被很好地执行,大概率上就是因为不够具体不够具象。
比如说我自己之前做计划的时候是这样的:看书、运动、聊客户、拍视频、写复盘、做课件……
咔咔地罗列了好几条计划一天下来。看着好像当天要做什么也都挺清晰的。但是看书具体看多久,运动具体要做什么运动,聊客户聊几个要找谁聊,要是对方要是没回复我怎么办,那我这个计划算不算完成……等等的问题都经不起推敲,但凡我当天其他突发的事件占用的时间过多了,那我当天提前计划好的事件就基本不会被很好地执行下去,可能最终连不需要太费脑子的看书计划也完不成了。
看着挺清晰的计划,实际上却不太容易一一地执行下去,因为还不够具体。所以后面我在写每日计划的时候,就改进了一下:
①看书30分钟
②运动:跟练潇洒姐的锻炼视频➕泡沫轴拉伸
③冥想练习跟练第N天
④聊3-5个客户(人可以从近期跟进的客户或者以往的意向客户名单里筛选,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纠结的时间,当我把时间花在找谁聊的时候,无形中又加大了我做这件事情的难度。)
如果对方没有回复,我就接着聊下一个,聊满我当天定的目标为止(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既然是主动去私聊的客户,那对方回不回都是有可能的,我发不发信息就是我的事了,对方回不回什么时候回我都控制不了,所以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玻璃心,否则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做好心理建设后,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全然接纳,事后再复盘找解决方案。)
⑤拍视频:选题——《让头发疯涨的七个秘诀》
这一条计划我之前是拖延了有大半个月都拍上的。后面我复盘了一下原因:依旧是不够具体,目标有点“大”,因为每次拍视频我都有自己的一些仪式感,要洗头洗澡搭配好衣服首饰之类的,再稍微化个小淡妆。然后要提前准备好素材和选题,写脚本文案,写好了我还要背一下,为了口播可以更顺畅一些,得“听说读写”都来一遍,虽然现在提词器的软件还是蛮多的,但依旧喜欢用“笨方法”,就更需要多一点时间和精力了。
当我把我的每日计划用以上的模板写在我的效率手册上之后,每天我都能享受“打勾”完成一项又项具体的事件给我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以及爽感。
也不再因为计划罗列一大堆,最后没完成陷入焦虑然后继续罗列更多的计划继续完不成的恶性循环和自我内耗中。
然后破罐子破摔,反正做计划也赶不上变化,那就干脆干到哪是哪,反正也没有计划,能完成不能完成最终也变得没那么在乎了。
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就很容易引发内耗,上升到做的层面,就会慢慢平静下来。行动起来,好过胡思乱想。
2
之前有朋友想给我介绍对象来着,问我找都有啥条件。我当时回答的是,能聊得来的,看感觉吧。然后遭到了对方的一脸嫌弃,还被数落一通说我太虚无缥缈了,不够具体。
我当时觉得自己也没啥大问题,这都是身为水瓶座的我所看中的呀。过了几年之后的今天,我发现这恰巧就是问题所在。
网络上流行一个段子:跟异性聊天聊多了,产生了恋爱的错觉。
还有和段子说:再也不出门坐地铁了,坐一趟地铁,看上了八个帅哥。
段子归段子,回归现实之后,开始对自己的择偶标准清晰了起来:首先要去找那种本来就是很好的人,而不是对方为了迎合你装出来的假象。人品是否过关,是否有上进心,是否孝顺父母,是否善良等等之类的具体的标准。都可以帮我筛选掉了一批人。
起码我知道了,什么是我一定不想要的,对于自己想要的也就自然而然越来越清晰了。
3
敢于直面问题很重要,知道解决什么样具体的问题也同样很重要。所以有时候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什么问题,也是一件好事,能越早发现问题,就越能防患于未然。
当一件事情完成的不尽人意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复盘,发现问题,把问题具体地罗列出来1、2、3。然后对症下药,看是问题是出在哪,能自己解决的可以先解决了,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剩下的就看是否有可以帮忙的人,还有哪些解决措施。
要记住,这个发现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肯定是没那么舒服没那么愉快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扛住,不要被眼下的困难给吓到了。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完成自我进阶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速野蛮生长,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