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这些话在我嗓子眼憋了有一段时间,趁着今天这个日子说出来,在此之前我都还不知道这个日子。
之所以有这些话想说,是因为我身边的性少数群体并不在少数,我能够深深地感觉到,尽管他们通常情况下,都能够跟周围人很好地相处,可总会因为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怀疑,导致自己在某些人际交往过程中,万分苦恼,也因为社会环境的接纳度暂时不算太高,他们始终像是戴了一副面具,只有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才敢卸下面具,我很荣幸能够成为这个让你们卸下面具的人,所以有些话我真的很想对你们说。
(ps:恐同或反同人士,这番话并不对你说,但如果你选择往下读,还是希望你能够用一颗包容的心看待世间万物,如果选择不,那么到这里停止往下翻,也是可以的。)
Dear LGBTQ:
其实我曾是你们的一份子,我是男性,因为我前些年在跟男性相处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倾向,天知道我有多羞耻,在当时社会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真的是个Gay,我能够料想到我会遭到身边人的嘲笑,甚至在网上经常能够看到谩骂和嫌弃,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大反应,但这些无疑让我更羞耻,且不敢跟任何人谈起我这份可能的倾向。
直到几年后,我接触心理学才发现,原来我并不是Gay,我只是从小到大都太孤独,跟同性相处最愉快,最没有顾虑的时间段,也正是那段自我怀疑的时段。
所以为什么说:我曾经是。
因为我与你们一样,感受过来自这个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压力,这些压力让人终日在怀疑,在躲避。
我知道你们曾经做过努力,想跟一些人呈现:同性恋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存在大脑结构差异等等。
可貌似这些呈现似乎是徒劳的,因为在那些恐同、反同的人眼里,他们总是会找到反例,来反驳这些证据。
如果这些恐同人士是网络上的陌生人还好,顶多吵架吵不过,气个两晚上就过去了;
可是真正的压力,通常都来自身边人的猜忌、不支持和反对,尤其是自己最亲密的亲人。
正因为如此,有多少人,是没有对父母说过这些事的。
而那些向亲人坦白,却招到父母反对的,我知道你们很痛苦,毕竟你最想要获得的,就是那个生你养你的人,能给到你支持。
可惜,人生并不是事事都如愿的。
不管是什么群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去看待。
当我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时,我们就应该让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了。
那些口口声声说什么才是正常的人,不要听他们的,因为正常意味着包容,任何一种存在形式,我们都应该称之为正常,“不正常”这几个字,终究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评价,却不是客观事实。
你的价值感,不要建立在他人的口中,包括你的父母,你的亲人。
因为真正的幸福从来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性取向,在法国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的著作《看不见的爱》中,我看到了他的笔下,同性恋之间的爱情,甚至比世俗爱情更为感人;
因为他们不被世俗承认,所以彼此之间更珍惜对方,到死的那一刻他们仍深爱着彼此,这不就是我们渴望的白头到老的爱情吗?
我在读《Tiny Beautiful Things》时,也看到了曾经给Sugar来信的一位20岁少年,因为父母对他同性恋这个事实不认可,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挣扎。
因为这位少年的父母是原生基督教,这使得他们更不可能允许这位少年存在这样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毛病”的。
父母认为这个少年是直的,无论这个少年去到哪里,见了谁,待了几分钟,都要跟父母报备,他们不让他上网,因为害怕他在网上寻找“同类”,过上一种Gay的生活。
这是一份多么深的偏见。
这位少年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要如何自由地呼吸?
我很喜欢Sugar单刀直入地回信:你必须离家出走,你不可能和那些想要彻底击败你的人住在一起的。
我想,这些话也应该对你们说。
你不要,强求那些妄想摧毁你的人,去认可你。
就好像他们无法强求你变直,因为你根本就不是自己选择的弯。
如果你正遭受到这些压力,你应该马上离开这个让你无所适从的环境,哪怕这是你最亲近的人所营造的环境,因为你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活出你自己,你终日都只会成为,一个傀儡,一个阳光底下永恒的影子,一个只敢在夜晚出现的幽灵.......
除非,你主动离开,并找到那些能够接纳你的人,接纳你的环境。
哪怕那表示,你要离开你的父母,但那是必须的,你为父母活之前,首先要为自己而活。
离开,并不意味着你要大声地向世人告知,我是一个Gay,而只是在人群中活出你自己,正常地跟人进行来往过,你跟任何人没有区别地,进行来往。
不管你将会去哪里,离开就够了,因为你就是正常,你没病,你不是你们,你就是我们。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哪怕你晚上会去触碰另一个同性的性器官,你白天依然可以和其他人正常握手。
哪怕你晚上会对一名男性做某些事情,你白天依然能够和其他男性谈笑风生,称兄道弟。
你也不需要走上另一个极端,你是Gay/Les并不代表你要把所有人都变成Gay/Les。
你只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活出你自己,也不用担心他人会如何看待你,就足够了。
那些能够接纳你的人,不管他们是什么性取向,去找到他们,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像一条鱼回到了一片适合生存的水域。
而不至于在人们家里定期投喂的小鱼缸里,孤独地生存着。
你要在某一天能够像Sugar提议的那样,对周围人勇敢地说,就算你折磨,虐待,谩骂我,也改变不了我是性少数群体的事实,而我们在成为性少数群体之前,我们首先是人。
就像苏格拉底,哥白尼,乔尔丹诺,伽利略,赛尔维特,采科,包括耶稣,就像他们一样,哪怕在死亡面前,依然选择忠于自己的选择。
很喜欢今天丁香医生推送的那篇文章:如何找到一个同性恋?
里面的一句话,最让我动容:这也许是因为总有人轻易把不一样等同于不正常。
虽然我知道今天这个日子才一个多小时,但是既然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封信或许来得正是时候。
活出你自己,去找到能够支持你,接纳你的人,我爱你,无关乎你的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只因为你是个人。
YOURS,
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