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客家地区,人们把按农历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办事,就叫赴墟。
据宋代钱易《岭南新市》记载:“端州以南,三日为市,谓之‘墟’”。吴厝厚在《青箱杂记》中说得更清楚:“岭南谓市为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新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虚”(“虚”同“墟”)。
在家乡闽西, 墟日是每逢农历二和七,过年前两三天是家乡最后一个墟日,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走,赴墟去。一群群人背着竹篓、拿着蛇皮袋,牵着孩子,迎着朝阳,从四面八方赶来。看到这场景,你会不禁赞叹先人的智慧。
赴墟,这个赴字可谓传神。因为赴形声,从走,卜声。本义奔向、奔赴。恐怕很难找到另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场景了。
在潮汕一些地方,早晨两个钟头的买卖时间、天蒙蒙亮便开始市集,太阳一出便散市,故称“露水墟”。因为山区人的农事劳动特多,要趁早把土特产挑到市场上卖掉。日出回家,吃了早饭上山劳作,不误农时。时间如此紧迫,有点“奔赴前线”的感觉。
墟不只有交易买卖功能,它还起到感情和信息交流的的重要作用。
据父辈介绍,十几年前,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一些贩夫走卒就担当起邮递员和传话筒的角色。村里人有什么事情需要转达或者需要写信,就委托他们转达给对方。
不少人趁着赶集的时间拜访亲朋好友,唠唠家常,比如谁家的娶了媳妇、谁家媳妇生娃了、谁家夫妻闹别扭了等等。
最开心的当属孩子,他们不辞辛劳和父母走路来到集市,立刻被各种水果、小吃吸引住了。
刚出锅的油炸糕点,外焦里嫩、皮脆肉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似乎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香气,引得孩子直吞口水,久久驻足,不愿离去。
卖麦芽糖的老爷爷的摊位旁,总是聚集着一群孩子,他们目不转睛的看着老爷爷娴熟了处理麦芽糖,有的将小手指放在嘴里,好像已经吃到了似的。老爷爷笑着将切好的糖递到孩子们的手中,孩子满意的离开了,睡梦中也多了一份香甜。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人买东西不再局限于墟日,各种超市、便利店渐渐在村落布局,墟日日渐式微,难见昔日场景。
曾听一位好友说:“小时候很喜欢来你们村赶集,感觉那里很繁华,很热闹,长大以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繁华,更热闹,可我还是很怀念那时候的日子,喧闹的赴墟场景已经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
走,赴墟去,那个喊我一起去赶集的伙伴,如今又在哪里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