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格
01
亲爱的蒂凡妮:
我知道那封信,是你写的。唯一能与我疯狂相匹配的,就是你也在做同样疯狂的事。谢谢你,我爱你。
这封信来自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男主于影片即将落幕时,给女主的告白信。
很偶然地看了这部片,我一开始是并无期待,甚至抱着落俗滥片也罢就当打发时间的心态,但观片感受却难得地出乎意料。
后来会想起来依然有味,一问度娘,才知道它当年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一举摘得7项奥斯卡金像奖,各类大奖提名20余项。
一开始,电影呈现出一种堕落、迷失和挣扎。
一边是睡遍男女同事的浪荡疯寡妇,女主蒂凡妮。
因深爱的丈夫突然死于一场意外,人生在一瞬间被改写,从此深堕,嗜性成瘾。她逢人必约、浪荡放纵,成了众人唾弃远离的婊子。孤僻、古怪又麻木。
跟男主第一次见面,她对他说:走!去我家里,关了灯,你就可以上我。
一边是痴狂深情的躁郁精神病患,这个人就是男主帕特。
一次回家撞见妻子与自己的同事在浴室里欢爱,大受刺激,遭受了精神创伤,经过八个月的精神诊疗,出院后仍被限制人身活动范围。
他不能经受丁点关于前尘往事的刺激,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爆炸,伤人自伤。但,他仍然深爱曾经背叛他的妻子,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她,渴望与其重归旧好。
02
他们有病,是世人眼中不折不扣的疯子。
帕特经常套着垃圾袋晨跑,经常在凌晨三、四点精神亢奋、发狂,闹醒所有街坊邻居。从前的同事和一些朋友惧而远之。
而蒂凡妮,自立 flag :一个死了丈夫的骚货。即便她决定改过自新,仍然被人瞧不起,男人接近她只有一个目的:上她。
帕特一直乐观地激励自己,坚信“精进不休”,相信乌云背后,一定会有幸福,一切总会好起来。
蒂凡妮,是悲观的,她认为“人性本恶,哪有什么光可言”。
就这样,两个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怀着满身的伤,在生活馄饨无声的深流里,一边仰头呐喊,一边用力逆游。
影片中百无禁忌的人物对白呈现棱角分明、刻薄鄙夷,对心理疾病有极为深度地写实。
在故事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随时冲撞,随时爆发,随时伴随小高潮,迸发出一种能够打乱平衡感的火花,让人不由自主被吸引进去。
在这种极易剑走偏锋的情节中,走的却是温馨的治愈系路线。
导演拉塞尔内心是仁慈的。他给所有的观众,在迷茫的黑暗里,点亮了灯。
两个病人一开始是互相试探和难以消停的冲突。帕特抱着让蒂凡妮给自己给前妻妮基送信的目的,接近她。
而蒂凡妮,并不想做一个毫无好处的事情。但她参加一场舞赛缺少男伴,于是“逼迫”帕特当了自己练舞的舞伴。一开始各自心怀鬼胎,最后却变成了一路相扶,互相打气。
两个病人,就这样有了相处的机会。和蒂凡妮在一起,帕特发觉自己有了可喜的变化,从未有过的专注和条理。一切在缓慢地变化。
最后的最后,舞赛结束,早已爱上帕特地蒂凡妮以为他要回到妮基身边,转身伤心离去,然而,帕特并没有。于是,我们见到了那封吐露心声的告白信。二人相拥在无人街道上,热泪盈眶。让人为之欣喜,动容。
03
这部影片,何止是两个病人的之间的爱情救赎。导演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被温情的环境包裹的巢穴。因而,这也是影片一大漏洞,带上了个人偏执主义的色彩。拉塞尔想要极力呈现一种温暖,他的仁慈显得刻意。
极少呈现出冷漠的镜头,相反,多是相互慰籍的爱情、不抛弃不放弃的亲情、真挚的友情,这些包裹着帕特,让他感觉更多时候自己就是个正常人。
帕特的父亲,那个热衷赌球的老人,一直迷信一般相信自己的精神病儿子是自己的幸运星,只要帕特呆在他的身边。
这是一个有些戏噱的环节设置,又偏执地非常可爱和美好。
在一个精神病人在治愈的过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温情。然而,这一幕是导演给不到每个观众的东西。也许这跟拉塞尔现实生活本身有关,他有一个与男主人公帕特一样身患躁郁症的儿子。
这位现实中的父亲,将自己和身患躁郁症的儿子,置身片中,经历种种矛盾和怀疑,甚至一度追溯到了男主派特的童年,不难想,老派特在影片中,对派特讲的那一番话,应该是拉塞尔对现实当中的儿子吐露心声。这一段对于父与子感情的细腻描写,让人泪目。
尽管现实多有欠缺,但是,孩子,没关系。
“我会努力尽我所能帮你康复,这才是全部的意义。”
最后的画面,一股祥和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都那么自然。
老父亲在和老朋友谈论球赛,母亲在跟帕特朋友在厨房讨论正在做的美味,帕特和蒂凡妮在沙发上拥吻……
如同千千万万普通的家庭一样。若是幸福平淡如水,但已弥足珍贵。
谁也无法想到这背后,究竟历经多少逆境、磨难,又如何获得了生机和救赎。
04
这让我想起,美国摇滚乐队“林肯公园”主唱贝宁顿自杀的事情。朋友圈刷了满屏,其实我对他不熟。
有分析称,从贝宁顿早期的歌曲《Numb》、《Breaking the Habit》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斗争、精神抑郁与酒精毒品成瘾问题。
并且,最新5月份专辑中的几首歌,歌名十分悲观,如《Nobody Can Save Me》、《Good Goodbye》)、《Heavy》以及《Sorry for Now》。如今听来,句句都仿佛是在告别。
贝宁顿幼时父母离异,遭同学排挤,生前曾有酗酒、吸毒和药物成瘾等问题,并常年饱受病痛折磨。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贝宁顿幼时曾多年遭性侵,幼时阴影让他一度产生轻生念头。
而自己好友康奈尔同在今年5月份上吊自杀。他生命最后的火焰也磨灭了,只剩黑暗。于是,他选在好友生日当天自杀,追随而去。
这是一个让人悲痛的事情。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被精神问题折磨。
当我们历经人生的修罗场,去抵抗恶魇的力量从何而来?
如果力量不够,极有可能坠落成魔。要么伤人,要么自伤。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将变成黑夜。
影片中的帕特和蒂凡妮,他们何其幸运!他爱她,她爱他。除此之外,还有温暖的朋友及家人。
即便是疯子,他们也仍旧在自己的修罗场,打败了恶魇。从此,重回人间。
一切皆因为爱。
作者简介:
一格。90后前创业公司设计经理兼市场总监。码字人,插画师,美好生活研究员。写有关职场|认知 | 独立|自由|美的一切。
喜欢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