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年的这个时候,网上都会热烈的讨论高考作文题目。一般这个时候,我都会幸灾乐祸的想:幸好阿姨我再也不需要写了,与我无关啊。
但是自从家里娃上学以来,我也被迫重新回炉改造,不仅要日日辅导不倦,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搜集教育信息。现在听到高考的消息就完全不能置身事外了。
今天回家路上,刚好看到求是中学高考散场。
“今天考试结束了,这么多人!”我说。
“哪里?让我看下”儿子趴在车窗说,“谁考试啊?”
“是高中生。”
“根本不是呢!都是大人!”橙子看了一眼,瞬间失去兴趣。
哈哈,或许在儿子的眼中,十七八岁的哥哥姐姐根本没有孩子的样子。在这之前,他早就问过我上学成长的路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知道高中是怎么回事,他却只能想象到小学六年级的样子。
还别说,从考场出来的这些高中生,脸上的沉着沧桑老练,和一个成年人完全没有区别。
十年,没有多久呢,像学渣一样的橙子参加高考的这一天,我怕不是要受到惊吓,想到这里,心里碎了一下。
以前都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要求太高,现在已经不这么说了。因为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也只不过是拥有一个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人生,这样的要求不是太高,却似乎也要拼劲全力。
02
对于高考,莫言曾经感慨说“高考很坏,但没有高考更坏。”今天推送很多的,确是莫言的另一篇文章:《陪女儿高考的这一整天》。
看到这个文章的时候我在想,这是那个著名作家莫言吗?名人也会像我们一样投入生活无法自拔吗?
女儿的考场安排的比较近,信佛的妻子和莫言都认为这是佛祖的保佑,看到出租车号码尾数575,心中暗喜,觉得女儿也许就能考575分,女儿考卷一点小失误,害怕被误判作弊得零分,莫言安慰她误判的话就打官司上诉,还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把官司打赢……
这种为人父母的玻璃心,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一模一样。
这和我印象中的作家不一样,作家不都应该是特立独行的人吗?
王朔谈女儿,曾经说过,“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女儿念到中考的时候,被送到了美国去念书,在美国教育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因为王朔对考试的态度是“你不要参加中考了,你要考过去你就是傻子,你要考不过去,你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
韩寒谈到自己的女儿也会说:“我太喜欢女儿了,希望她健康快乐。要一辈子供养我女儿,让她衣食无忧,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什么出人头地、理想抱负,空的。”
高晓松也曾提到: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一个人,要特立独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不把高考放在眼里。
我还是想问一句,这个莫言真的是诺贝尔奖得主的那个莫言吗?
03
说起很多年前自己参加的高考,作文题目已经完全忘记了,只记得是中规中矩、思绪连贯的完成的,不会特别的出彩,但至少自圆其说。
今天再次看到这条“不得少于800字”的高考作文要求,让我颇为感慨。800字的要求真不高啊。在我们简书,到处都是十万字的作者,一篇篇文章轻松过两千的大有人在。如果当年也有这样的新媒体平台,高考作文写起来是不是要轻松一点呢?
去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浙江精神,这样政治性的题目可能比较费脑子,今年的题目比较容易让人心有感触。
作家到底是为自己而写还是为读者而写?我们是活成特立独行的个体,还是活成中规中矩的大众?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我内心矛盾的来源,也让我在摇摆不定的生活中迷失自我。
但不管答案是什么,我确定的是,作家当然是想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作品,每个人也都需要对社会有用。
所以,是做自己还是为迎合别人而活才会达到最终的目的呢?
作家麦家对这个题目很有感触,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个题目。
多少人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泯然众人,多少人在特立独行中笑傲江湖?
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作者就吸引什么样的读者。麦家的读者特别懂他:读者便是读懂你的另一个你,两个躯体,同一颗心。你只能成为自己。
特立独行的麦家,终于活成了大浪淘沙里的金子,拥有了自己的市场和读者,你看,哪条路都没有对错,做自己也是有出路的。
04
不少网友觉得浙江的作文题一年比一年好写,有人说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不要过多在意“读者”的想法,有人说“活出自己的人生,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作文容易有立场,人生却很难做抉择。在人生的很多个阶段,我们可能要不停的在自己和市场之间做出选择。
洛克菲勒说,找到自己的路,上帝都会帮你。所以在写作和人生这条路上,我们都先找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