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若是在某家店里吃到十分欢喜的菜品,必要尝尝别家的同款,再三比较,从此独爱此家。在食物面前,我极少有挑剔的时候,一但执着于某一家的某一道菜,便是一日三餐,一连数日的吃,亦不觉发腻。
第一次觉得炒粉好吃,是在大学旁边的小吃街里一家卖化州糖水卖得很好的小店。我是第二批入住新校区的学生,听师兄说这条街开过许多的店,这一家卖化州糖水的资历最老。读了四年书,小吃街上的店家来了走,走了来,这家倒成了“老字号”。以多年未变的水准,见证了整条小吃街街从杂乱,到规整,见证了学生们从青涩到沉稳,见证了新校区从工地,到高楼绿植。很久不曾再见,不知道老店是否依旧。
三丝炒米粉算是这家店的招牌之一,厨房中炒粉的香气好像未曾间断。尤其是在胃口恹恹的闷热天气,或是无人邀请的冷清夜晚,炒米粉比米饭更能慰藉人心。除了炒米粉,这家的香芋牛奶西米露也做得很好,尝过小吃街里所有的香芋牛奶西米露,还是这家最合心意。
有些食物,外面做的永远比家里好吃,比如干锅花菜,需要大火,铁锅,大把的干辣椒,师傅娴熟的颠勺技巧和对火候,时间的把控。差一分,便不再是心中不可替代的美味。
炒米粉亦然。家中小灶,炒不出他的镬气,那是一种油脂和高温在激烈的碰撞之后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一碟炒粉端上,未见其人,先闻其味,香气勾人,而食指大动。每一根粉丝都均匀的裹满酱料,泛着诱人的油光,鸡蛋块是金黄色的,胡萝卜丝是橘红色的,肉片是柔软的暖褐色,所有的食材都在最美味的时候呈现在你的面前,每一口,都能体会到厨师的诚意,都好似能让你看见他们在旺火和热油中一次次翻滚的样子。
在无人陪伴的夜晚,这样一碟炒米粉,足以慰藉白日的疲惫和狼狈。
工作后,同事带我到沙县小吃里吃过一次炒鸳鸯粉。一半米粉,一半河粉,加鸡蛋,微辣,配一碗冰绿豆沙,在外生活的孤独感瞬间被填满。河粉较粗,与酱汁的接触面更大,软滑,米粉偏细,干脆。两种不同的口感被厨师揉进了一碟炒粉之中,每一口都有主次。至于微辣,全凭厨师烹饪时的手感和心情,这种未知感,是中国菜的魅力。在被辣到不行的时候,喝一口店家精心熬制的绿豆沙,让冰凉和甜,安抚被辣刺激到的味觉神经。
我喜欢这种食物带给我的归属感。
后来,我又遇见了一家甜品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没能在这家店里找到值得重复点单的甜品。有次觉得杏仁豆腐好吃,第二天再点,竟全然不是昨日的味道,又酸又涩,苦不堪言。支撑我连续一周来这家店报道的动力,是他家的三丝炒米粉。
实物与菜单图片完全匹配,洋葱,葱丝,胡萝卜,肉片和米粉完美配合,满满一碟,很意外,在一间以甜点为主打的精致小店中,能吃到大排档里特有的镬气和豪气。最后一口下肚,粉丝干而不柴,肉滑嫩多汁,洋葱和胡萝卜能吃出甜味,盘底无多余的油、汁。
除了泡面和烧烤,深夜与炒米粉也极相称。若你和我一样,在陌生的城市里学着努力生活,也愿你能找到懂你心意的食物,被他们温柔的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