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死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当我听到牧师讲解这段话的经文时,仿佛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的,无论我们选择了哪扇门,都要承担进去以后的后果。宽门最容易进去,什么都不用做,想怎样就怎样,毫无约束力,到时候两眼一闭,里面有许多人陪伴;但是那恐惧和绝望却是永远的。窄门里面有很多规矩,不能撒谎、不能贪心、不能有邪念、不能懒惰、不能虚妄、不能冷漠、不能赌博,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不能遵守,就进不去。有的人站在门外,看到门里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想到这些约束就退缩了,担心自己无法遵守。但是坚持遵守了的人,最后却得到了永远的喜乐。
其实要遵守也没那么难的,假如真的喜欢、真的愿意进去,就会尽力约束自己,以至于让自己习惯那些条条框框。
现实中也的确如此,就像今天的情况。早上九点钟叫女儿起床吃早餐,她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马上又闭上了。再去叫,她说很困,再睡会儿。等到我把菜炒好,又去叫她时,她说就睡一会儿、一小会儿。当我做完所有的事情,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去到房间看她,又睡着了。
心中的怒火不由自主地涌了上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一日三餐总该准时吧?我去拉她的被子,也许她睡得正香,被我打扰了。她很恼怒地用被子蒙住头,继续睡觉。
我没有再继续下去,但是很生气,嘴里骂骂咧咧的,然后就甩门出去了。我必须出去,不然相同的故事会上演个没完没了,到时候审美疲劳,谁都不乐意。
因为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两个选择。要么任由自己发泄情绪,逞一时之快,结局可以想象得到,换来的不是冷战就是闹的鸡飞狗跳,让好不容易和睦的两人又要闹翻;要么暂时忍一忍,离开这个家,去做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忘记这个不愉快。
以前的经验告诉我必须选择后一条路,虽然是欲哭无泪、生气、失望,但是只要马上离开这个环境,心情就没这么激动了。
中午在妈妈家里吃饭,送完货以后回了一下家,和女儿说话她不理我。到了晚上,她还坐在床上没动,问她吃药了没有,她不说话;问她要不要吃饭,她还是不说话;问她要不要跟我去教堂,她毫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不去。”那好吧,不去就不去,好歹说话了,证明她对我的情绪有所缓和。自己弄了点吃的,就没有再去管她了。我明白任何事情必须有个过程,只要不发生冲突,冷静下来之后,总会有晴朗的时候。但是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太长,是很憋闷的,谁也不敢保证下一秒钟还有没有别的不愉快发生。
所以我吃完饭去了教会,凑巧的是刚好讲到这节经文,仿佛是神特意为我预备的一样,书上的话用到生活中也很实用。边听心里边庆幸上午出来的及时,避免了一场“内部战争。”
当我走出教会的门时,打电话给女儿,这次她很快就接了电话,我问她有没有吃晚饭?需不需要我给她带点吃的回去?女儿说她现在正在吃晚饭,不过她想吃面包,买回去当早餐。
于是我拐道去了面包店,给她买了两个面包。回到家时她刚放下碗筷,看到我买回来的东西,接过去马上又吃了起来。吃完以后,我让她吃药,她很顺从地吃了,然后我回了自己房间。
过了一会儿,女儿走到我面前,告诉我面包很好吃,谢谢了!这三个字让我心里一阵欣喜,一整天的忍耐终于有了回报。
看似我选择的这条路很委屈、很无奈,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假如按照以前那样的习惯,女儿那样的态度,肯定会把她训斥一顿。即使最后没把她叫起来,也不会让她那么舒服地睡觉。但是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两败俱伤。和孩子生气,到头来最生气的是大人。有时候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有机会多学习,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当两条路摆在面前时,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