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已然超过了十年的时间,最近经常在思考的是,如果回到十年前的那个时间点,自己是否还会选择这个十年。
常常有人理想化的说,要把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又开心,又能赚点钱。这些东西,骗骗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还好,实际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爱好和工作能否结合,就算能结合,工作也能毁了你的爱好,或者根本赚不到钱,二者是不能同时成立的。
对我来说,工作更像是一个对外的身份,和你在社会上行走的一个标签。人类的思维是有局限的,简单来说,脑子里存储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碰到人、碰到事,人会用脑子里既有的信息,先做经验主义的判断。对人的标签,就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体现。
你在国企上班,不错啊;你在外企上班,高级啊;你在街上拾荒,噢,日子过得还行吗?
有时候并不是想要去证明什么,只是有些东西有了之后,省去了很多需要解释的工作量,人也活的轻松一些。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一年的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公司度过的。能把本职工作干好,比身边的人好,比同行业领先,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能做好的,也是非常值得佩服的。
但除了工作之中,人是需要一些外部领域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的,这些外部的东西,有时还能够很好的支持你的工作。我也是一直到最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在你聚焦的工作领域内、公司内、甚至行业内,你是找不到答案的,你需要外力去打破你所面对的僵局。
很长一段时间,我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期望通过精力聚焦来解决问题,放弃了许多应该关注的事情。比如外部知识的积累、比如和家人朋友相聚,工作生活突然都变得紧张起来。而你越想找到答案,答案反而离你越远。无他,因为你的视界变得更窄了。
十年里,我见到有人为工作拼搏、有人不择手段、有人佛系、有人激进,有人卡点打卡、有人加班加点。
但我从来没有站在工作之外去看这些问题,没有把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没有全面的思考问题,尤其是对我自己的问题,这是很大的一个过失。
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过去十年,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但同时,在自我学习、多元化的知识积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简单来看,过去十年的收获,全部是对于本职工作熟练化和勤劳工式的反复循环所带来的外部认可。如果现在失业,市场上很可能不能再给我匹配一个这么切合的位置,因为对于我个人,所有的价值和现在的位置和这家公司绑定的很深,而个人的外部价值体现不足。
能够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也是一种幸运。
而不断的学习、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比一份工作要来的更加重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我相信,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干的会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