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41篇-刺腰痛篇(1)

前言

本篇论述了由于太阳、少阳、阳明、少阴等正经以及某些正经之别络和某些奇经等发生病变引起的腰痛病的临床表现、针刺法以及针刺部位等问题,故篇名曰“刺腰痛”。

篇中所论腰痛病,属不同经络受病所致,故各有其特点和不同的兼证。治疗上亦相应地采取不同的针刺方法和部位,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这一辨证论治的观点。

五个经脉导致的腰痛

足太阳经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疼痛会牵扯项脊尻背,病人如同背负重物。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人的委中穴,即针刺委中穴处使其排出恶血。如果时值春季,医者则不能将其刺出血。

尻(kao): 人体脊柱尾端.
项: 颈的后部,泛指脖子.
足太阳经: 外属阳,里属阴,背部属阳,胸前属阴,所以足太阳经在人体背面。


20220221202512-2022-02-21-20-25-13

委中穴: 膝盖背面。


20220221202755-2022-02-21-20-27-55

足少阳经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痛感类似于将针刺入皮肤之痛,且疼痛会渐渐加重使人无法俯仰,也无法回顾。治疗时,医者应将病者足少阳经成骨的起点针刺出血,成骨就是膝外侧高骨突起处。如果时值夏季,医者则不能将其刺出血。

足少阳经:外属阳,里属阴,背部属阳,胸前属阴,所以足少阳经在人体侧面。


20220221202947-2022-02-21-20-29-47

阳明经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且病者颈项无法转动以致不能回顾,一回顾就会头晕目眩好似见到怪异之物,同时病者还极易产生悲伤之情。治疗时,医者应针刺三次病者足阳明经在胫骨前的足三里穴,同时还要将其上、下巨虚穴针刺出血。如果时值秋季,就不能将其刺出血。

足阳明经: 这个是阳开始出现的地方,所以在人体正面。(阳明->少阳->太阳)


20220221203257-2022-02-21-20-32-57

足三里:膝盖正面


20220221203528-2022-02-21-20-35-28

上、下巨虚穴:足三里下面
20220221203601-2022-02-21-20-36-01

足少阴经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疼痛还会牵扯脊骨内侧。治疗时,医者应针刺两次病者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如果时值春季,则不能将其针刺出血,倘若其出血过多,就会导致病者肾气受损而不易康复。

足少阴经: 这个属阴,在人体正面。
[站外图片上传中...(image-e5ee3b-1645448045050)]
复溜穴:脚踝上方。


20220221204129-2022-02-21-20-41-30

厥阴经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病者腰部绷紧得如同拉开的弓。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者厥阴经脉位于人体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若摸到此处有突出的结节,就可以针刺之。该病如已导致病人多言或寡语抑郁,可针刺三次。

足厥阴经:这个属阴,在人体正面。(厥阴->少阴->太阴)
[站外图片上传中...(image-19290a-1645448045050)]
蠡沟穴: 在小腿内侧, 脚踝上方。


20220221204540-2022-02-21-20-45-41

总结

五个正经导致的腰痛,治疗时应该以下半身的穴位为主,大体在膝盖附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