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是在小红书博主“冰冻生菜”的分享里知道的这句话。原文出自《世说新语·品藻》。
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很切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情绪。
最近的一次是从去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开始,那个下午,我和爸爸聊天,我清晰地确定自己开始看透许多事物的本质。
记不得当时具体所聊的内容,但记得我的内心一片澄明。
当时想着一定要好好写一写那些想法,但当时没写。也曾可惜没写,不过前事为后事之基础,现在的感悟又是一番变化,倒也不会后悔了。
思考有时是生理逃避的事情。常常推脱,把时间付与碎片化娱乐,可以暂时不用思考。但时间过的很快,真的很快呀,答案会过时。眼下的境况已成乱麻。
我有无限痛苦,愿尽数消解在读书和写字中。
以文字为媒介,与自己对话,开始漫长的思考。关于那些无绪,无措,纷杂,缠绕。
当我写的时候,开始正视,认真地思考。
在备忘录里,我看到了多次关于“拧巴”,“蜷缩”之类的词。
我从前不抻展,拧巴,蜷缩。像是整个人缩起来,不是放松的我、自在的我,不是我内心的我。
有一段时间,我陷入无边际的反复想过去发生的事,尴尬的,难堪的,痛苦的,后悔的事。
我觉得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我无法控制我不痛苦,控制我不去想某事。
我不想想,是身体在想,身体要想,身体想想。
我是主人,还是身体是主人?我是身体,还是思想?
我很痛苦,锅鸡甚至偷偷查看关于心理医生的信息。
但后来我渐渐觉得我有一点能接受了,因为每一次痛苦过后都“有所得”,每次都会想通一个道理。大概就是触到了那个问题的本质,那个问题就从此湮灭了。
曾看到一个起风的日子,风舞到马路中央,聚着落下的三角梅们,绕着圈旋转旋转,又一起自在地向另一边吹去。我跟着掉过头去看,看到自在飞花轻似梦。
去年回老家过年,我抬头忽然看见冬日的树叶,结队与风离开,倏地一下。唯余心弦一刹那拨动的画面。
再到这一年,我走在玉兰花开过的道路上,看着嫩绿的树叶下透出细碎的白天,往前走伴随着一闪一闪,在春风吹出新绿的早晨。
我与我周旋久,找到我。
我曾以为是肉身的我,住着灵魂的我。后来才发现其实是灵魂的我,定着肉身的我。
首先,心要安定,踏实。
而后得宁静,平和,快乐。知足常乐。
道心坚定,坚不可摧。
以前很喜欢《夏目友人帐》里夏目的温柔,彼时重于形式,现在大概懂得了内核。
在网上看到的另一句很喜欢的话:“人唯一要走的路,就是通往自己的路。”
所求诸般答案,皆不过是为了在尘世间活的安宁、自如。
我有无限未来,愿某日破出于读书和写字中。
我曾希望自己是小仙女。或许潜意识里带的不是现在的身份,是理想的、期待的身份。
但那都不是我的身份,或完整的我的身份。
我不是小仙女。
不是“只是我自己”的小女孩。
尽管我没想好我要做一个人的妻子,一个孩子的妈妈。
但我已是一个人的妻子,一个孩子的妈妈。
我要演绎好自己的身份。
我们总为曾经的所失而痛苦遗憾,但除却追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温柔对待当下的所有。
已浪费的时间不再纠结,但之后的日子不要再恍恍惚惚,囫囵度过。
我与我周旋久,确认我。
我曾代入不同的身份,去想别人可能会如何看待我,好的如何,负面的如何。
所有对应的别人的身份代入自己会如何走,应该怎么走。
当某一天我站在另一个角度,发现我如何看待别人的时候,我终于不再纠结别人会如何看待我。
在不同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他们各种各样的优秀。赚了许多小目标,或是被许多人追捧……但我不一定会每个人都喜欢。
不是别人不好,也不是我不好。
只是没有“缘分”。
那么当我取得很高的成就时,也照样会不被所有人喜欢。
现在,我尚且普普通通,又有何惶惶不可终日呢?
有本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对这个题目有印象,但没有看过这本书。
以前对题目第一印象是“勇气”→“被讨厌”,今天突然觉得是(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盲猜的,不知道对不对。
我可以不喜欢别人。我可以不被别人喜欢。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地,自己是唯一的主人。
模糊记得一个说法,周易的推算好像就是多少种结果,一切就是那么多种结果,种种演变方式,最后都雷同。
常规条件下,一定会走到那一步,简称人性。
最不可控的是你不知道你遇见的是哪一种人。所以不去算别人,只算自己。
别人是条件,只是条件,自己根据条件做选择。
知道每一条路对应的结果,找到自己该走的路。
其实,曾经关于别人的优秀也有不愿承认出口的“嫉妒”。直到我想到:别人是别人的盛开。
以前接收过类似的理论,但只是一过。许多书本上早已明确给出了的答案,在后来都一一响应。诸如“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等等。
那么,找到自己喜欢,又能接受的方式去盛开,然后别人的盛开是别人的事。
无论是实力还是运气,别人得到的都是别人可以匹配的。
我去够自己能够到的就好。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
2023.12.27完成
成都青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