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是船,大多数父母只能默默的助我们一臂之力,却没有能力指引一条直达彼岸的航向。
“听话,按时吃饭,注意休息,天冷多加衣……”父母一天天衰老,越发看不懂这个世界,只能用平实且反复的话嘱咐我们。在他们眼中我们永远是孩子,永远长不大。
为人父母,总希望子女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总想把几十年来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以“上政治课”的形式劝告晚辈,尽管早已厌烦了他们的絮絮叨叨,可长辈还是以为了我们好为名不厌其烦的啰嗦下去。
想必多数人对父母的嘱咐多有微词,为什么呢?一话题重复。二观点不一定正确。三说教的口吻。
我们来看看父母都说过哪些错误的话。
❶
听话
在我们幼时,总想急于挣开他们的怀抱,跌跌撞撞的往前冲。“乖!听话。不要乱跑,小心摔倒。”父母说。
稍大点,背井离乡求学,每次临别,他们总嘱咐:“按时吃饭,多注意身体,听老师的话。”
结束了求学生涯,是去北上广打拼还是回老家找份稳定的工作,平平淡淡的生活。
我一直在犹豫。不甘平庸的我向往北上广的繁华与精彩,有心去大城市闯一闯,可父母有些不舍的说:“大城市竞争激烈很辛苦,又没个熟人照应。还是回来安安稳稳找个工作,轻松点。听话!”
打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听话”,在家要听大人的话,上学要听老师的话,工作了要服从领导的管教。
父母希望我们少摔跟头,将他们总结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试图阻止看似错误的做法,但是不摔跟头亲身经历,怎会知道错在哪里?怎么回记忆深刻,下次不再犯。
当然父母说的不一定都错,有些以前确实是正确的,现在客观环境发生改变就不一定正确了。
读书时,为了提高升学率以及更好的管理学生,老师难免说一些误人子弟的话。
工作了,与人交往谈的更多的是利益,推心置腹又能有多少。
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条横亘在黑板上的标语,贯穿了大多数人的青春岁月。把这句话做两种解释:一是并列关系,要“好好学习”,德智体美劳也要“天天向上”,二因果关系,因为“好好学习“,所以“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就真的能天天向上吗?首先,对于一些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及规律,看着很用功,实际没有掌握知识。对他们来说“好好学习”就没用。
其次,我们“好好学习”就真的能有好的前程吗?不是!家庭,深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这些都会影响我们是否能走的更远?
为什么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家庭决定一个人的起点,家庭决定了我们的眼界,家庭养成了我们的气质与秉性。
当然,其他因素也影响我们的未来。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家庭,其次好好学习,更要培养综合素质,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的更快一点。
❸
体制内
人人羡慕的体制内,在父辈眼里这曾经是成功的标配,坐办公室,天冷打开暖气,穿件毛衣就够了:天热又不用晒太阳,吹吹空调多舒服。诚然,对于在黄土地里刨食的农民,这真是一份好工作。
自媒体人spenser曾推测:未来几年内,会有大批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的人离职,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的。
现在看来真是这样,稳定、外表光鲜、朝九晚五、受人尊敬已满足不了新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机械重复的流程,一眼望到头的前程,三四千的薪水现在大学生对体制内没有那么大热情。体制内,已不再是优越生活的代名词。
生老病死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父母在我们眼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