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碎片时间读完了一遍吉姆•西诺雷利的《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深感作者剖析“故事”这一整体剖析得非常彻底,于是乎,又一口气读完了第二遍。
我喜欢听故事,不仅仅是英雄的故事,更喜欢听一些平凡却有个性的人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部行走的故事书,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找到认同感。
这是一本有关于“故事”的工具书,而这一本书本身却是蒂凡尼蓝封面包裹下的256页大大的事实。
前四章作者详细分析了故事与事实的关系,表达了“故事是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这一观点,从心理学上讲,故事带给人的认同感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讲述无法比拟的,当企业掌握这种技巧时,将极容易成为信仰。人们把理性的信任给了事实和基于事实的数据,把感性的认同感给了故事。经过故事包装过的事实,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情感被放大,听故事的人或多或少能从故事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将听到的故事和自身经理相联系,于是记住了故事,又产生了心心相惜的情愫。而当这个被记住的故事与品牌相关时,用户心理的天平不自觉就会偏向于这个品牌。这种认同感带给品牌的传播价值不可小视,于是作者在接下来的十章中提供了品牌说好故事的指南。
后面的十章,作者从背景故事搜集开始,分步骤有条理的梳理清楚了讲好一个品牌故事的流程,他倡导由内而外的研究品牌本身,充分认识自身。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故事背景的收集,把品牌想象成一个人,赋予它个人化的原型标签,找准目标用户群体,分析他们的深层次需求,建立与目标用户的深层次联系,形成独特的价值主张,达成共识。到这时,恭喜你品牌故事就已经完成,用简明扼要的故事摘要来向消费者表述吧!等着同好者被你的品牌故事吸引而来!
正如书里所说,“成为消费者之前,我们首先是正常的人。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自然会被故事的思想、经验等所吸引。从而与之产生共鸣,这些共鸣就是我们共同分享的、拥护的潜在信念。”当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时,我们必须通过品牌故事来传达精神,只有被认同的精神才不会被时代淘汰。生活中的人物,都能在故事中找到原型,只有英雄的世界太无趣,我们还需要探险家、天真汉、巫师、保护者、情人、梦想家等等角色。这样的观念可以运用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甚至于个人社交等多个领域,屡试不爽。
像前文中我提到过的“蒂凡尼蓝”,为什么我一下子就说出了封面的颜色叫做“蒂凡尼蓝”而不是“宝蓝”、“海水蓝”、“香奈儿蓝”呢?这得归功于蒂凡尼百年来如一日的品牌故事营销。在世界顶级珠宝商中,蒂凡尼凭借这一抹蓝脱颖而出,为什么选择这一抹蓝色呢?原来它源自一种罗宾鸟蛋的颜色,在西方传说中,罗宾鸟是浪漫与幸福的象征。而罗宾鸟其实完全符合女生心目中对理想丈夫的要求,颜控和声控都能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罗宾鸟践行一夫一妻制,忠贞不二,富有家庭意识,承担着保护妻儿和家园的使命。被这样的故事洗脑,也难怪在闺蜜聊天中姑娘们纷纷表达求婚戒指必须是蒂凡尼的这一愿望。姑娘们很容易认同这样的故事,也容易将故事里的原型品质移情到单膝跪在她面前拿着钻戒求婚的男子身上,“哦!蒂凡尼!他一定是我的Mr.right!”男孩子们,如果你的姑娘不知道这个品牌故事的话,赶快讲给她听吧~
蒂凡尼的故事讲了175年才终于深入人心,口口相传。而对于一些年轻的品牌来说,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品牌故事的讲述都不晚。各大节日、盛典都是现成的讲故事的好机会。比如马上要到的春节,各大品牌在这个时候便不遗余力的丰满自己的故事原型。百事可乐每年都会拍“把爱带回家”的广告片,今年拍了一部以六小龄童故事为原型的《猴王世家》,瞬间刷爆朋友圈,在猴年关头,这样一个怀旧、有情怀的片子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将百事一直倡导的正能量表达的淋漓尽致,相信这一轮,所有人都在心里给百事默默点了一个赞。这个春节营销季还有一家比较出众,手机品牌vivo推出的《快乐回家》视频也刷爆了朋友圈,
和百事的相比,vivo的既没有孙悟空这样的强IP,也没有跨国企业的强大背景,那么他到底凭什么引爆朋友圈呢?回到vivo的目标用户群来,专注智能机的几年来,vivo一直给人活力、乐趣的印象,而这一部分人,便是如今奋斗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们。vivo在视频里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年轻人的故事,从小追逐“快”,快点长大、快点挣钱、快点成名……临近年关,愿望很纯粹,只是想快点回家。正是洞察了这一痛点,vivo才能借助故事传达“有家,快才有意义”的观点,超过千万的年轻人对于这样的心情有着切身体会,于是回家的心情有多迫切,对于品牌的认同就有多强烈。
不仅仅是品牌营销有认同感的需求,个人也是。在微信公众号迅速崛起的今天,个人品牌同样重要。比如写出过《致贱人》和《致LOW逼》等爆款文章的咪蒙,她的文章总是能让百万粉丝产生深深的认同感。咪蒙的文章自带一股泼辣劲儿,平时我们不敢说、不好说、不能说的话全被她一股脑儿的吐出来,粉丝们点断了头疯狂转发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咪蒙的深深信赖。由此带来的“咪蒙”公众号估值过亿的传闻也时有耳闻,“拜咪蒙教”即是普通大众基于事实的强烈认同感产物。
认同感,是用户真实想法的寄托。好好再读几遍这本《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将这门艺术运用与生活、工作中,让故事陪伴你我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