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鱼午睡从3点多睡到了6点多,我没有叫醒她,同时在焦虑:晚上睡眠时间又要延后了,下周幼儿园要开学了,而作息还没有调整好……
她睡醒之后,让她自己穿衣服不穿,我帮忙给她穿,她又不让;最后又哭着让我给她穿……
穿好衣服之后,准备洗手吃饭的时候,不要洗手……
在我“不洗手不准吃饭”的强烈要求下,才磨叽去洗手,明明自己能上洗手的小楼梯,非让我抱着上……
我终于忍不住了,怒上心头,开始吼她:“你到底想干啥,让你干这不干,干那不干,能做的事情还都要妈妈帮你做,说了多少遍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我的高分贝,一下子就让她感受到了恐惧,哭声也随着而来。
最后,在我的“强硬的逼迫下”,她吃了不喜欢吃的胡萝卜饺子,也乖乖喝了汤。
闺女说:“妈妈,我好好吃饭,你笑一个吧。”
我的心一下子就更内疚起来:我怎么变成了这样的妈妈?对孩子如此简单粗暴?脾气一点就炸?我学的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训练的工具,我都丢到哪里去了?
我本来相信自己能做一个从容淡定的好妈妈,怎么也终究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吼叫妈妈?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和怀疑中。
心理学家张沛超老师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一书的开头便指出:
当你陷入烦恼时,若这个烦恼有解药,那唯一的解药便是:不断地认识你自己。
那我究竟是怎么了?我又找到该书关于情绪困扰的章节,认真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01烦恼背后的怕
张沛超老师在书中指出: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烦的背后通常是怕,甚至可以说几乎全部是怕。
我很烦闺女能做的事情不自己做,我很烦闺女挑食不好好吃饭。
那我具体是在怕什么呢?
我害怕闺女不好好吃饭,可能会引起排便困难,同时焦虑她像我一样个子不高。
我也害怕她养不成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害怕侧面反映我育儿的失败。
我总结出来的应对策略是:孩子能做的事情,要和善而坚定地告诉她,妈妈也有事情要忙,妈妈相信这件事,你可以自己完成;同时购买儿童营养餐的书籍,提高自己的厨艺。
02愤怒背后的脆弱
在我凶闺女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自己正在愤怒,而我却边愧疚、边享受这种愤怒。
我愧疚我没用科学的理念引导闺女,正在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女儿;却又享受着这种高分贝带来的权力感。
张沛超老师在谈到愤怒时,说:愤怒的背后往往是脆弱。
表面上我是一个张扬舞爪的妈妈,事实上我却是一个对孩子的当下状况感觉无力、无奈、甚至无能的妈妈。
闺女没按照我预想的去做,让我感觉边界受到了侵犯,我的愤怒可以说是在保护脆弱的我,逼迫孩子退让。
或许还有更深一层次的原因是:自己小时候物质条件不富裕,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当我尽力为闺女提供一切,而她却不接受的时候,我童年的那个脆弱的小孩跳出来,内心在嫉妒她,在批评她。
无论是成年这个脆弱的我,还是我脆弱的那个内在小孩,都不应该把怒气撒在闺女身上,这是我需要自己处理的人生课题。
03指责的背后是绝望
我们往往说一个指责别人的人,他的内在是绝望的,因为他一定是忍无可忍了。
就像我刚开始还能忍受闺女睡太长时间,忍受她不穿衣服,忍受她不洗手,可是当她让我抱着上小楼梯的时候,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
我开始用难听的语言指责她,用高分贝威胁她。可是这样的对孩子的影响呢?
张沛超老师提到了“雕塑技术”,让我更加理解指责对于孩子的伤害。
作为咨询师,有些时候我们会使用一些雕塑技术让当事人更清晰地感受到指责,即请辅助参与者上场装作“雕塑”,并让当事人给参与者摆姿势。
有些时候你会看到他拉起一位参与者的手,指向另外一位参与者,这是咨询师通常就会询问被指的人是什么感受,而被指着的人通常还没等咨询师发问,自己就会先往后退两步。
显然,哪怕只是在演戏,当人们在面对指责的气势时,只要被别人用手指着,就会感受到紧张、回避或愤怒的情绪。
装作“雕塑”的成年人尚且不喜欢指责,而我们的孩子呢?
闺女在我的指责下,可能会变得讨好,“妈妈,我把饭吃完,你笑一个吧。”
可能会变得和我一样愤怒,“我不吃!我不饿!我就要玩!”
还有可能用沉默来回避我。
而这哪一种应对方式,都不是我愿意看到的结果。
家长对自己育儿方式的绝望,承担者不应该是孩子。
在绝望中学习,相信慢慢地就会绝处逢生。
所以,闺女,对不起,昨天妈妈又朝你大喊大叫了。
在与你的相处中,妈妈才是那个最应该学习的人,妈妈会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