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书评

2022年第76篇书评

【书名】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

【作者】张宏杰

【耗时】2022.10.18,54min

【类型】人物传记

【与书结缘】在宁秋老师直播时搜刮。

【简介】"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

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

【收获】一、作为一个笨人,曾国藩发现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二、曾国藩性格中第一个毛病,就是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

他的第二个毛病是为人傲慢,修养不好。

第三个毛病是“虚伪”。

三、什么叫“圣人”呢?

正如同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不生不灭成为“佛”,道教修炼的最高目标是解脱生死成为“仙”一样,儒家学说给它的信徒们规定的最高目标是成“圣”。理学的一个根本路径是,每个人都有圣人之质。“人皆可以成为圣贤。”

四、曾国藩的早期日记,和我们大部分人的日记一样,记得并不得法,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个是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

第二个问题是把日记记成流水账,经常一整天的事就记成一句。

第三个问题是在日记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并不能做到。

五、唐鉴推荐曾国藩向倭仁学习写日记之法:

首先,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要用恭楷来写,因为这样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

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研几”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在一个细节上滑过,整个自我管理的工程都可能垮塌,所以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六、在日记当中,曾国藩给自己立下了十二条做人的规矩:

一是早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

二是静坐。每天静坐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天天处于浮躁状态,被事务牵着走。

三是读书不二。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不论遇到任何问题,绝不改变。而且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一本。

四是谨言。就是时时警惕不乱说话,说每句话都要慎重。

五是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节欲,就是节制欲望,说白了,就是节制房事。节饮食,就是吃饭也要有节制。这是养生的办法。

六是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就是记笔记,找一个笔记本,起个名,叫《茶余偶谈》,专门记朋友们聊天时谈到的各种有启发的事情。聊天也不能白聊。

七是每个月要作几篇文章,写几首诗,有固定任务。

八是练字。每天早饭之后,要写半小时的字。

九是夜不出门。天黑了就不要出门找朋友瞎聊天。

七、道光皇帝为什么这么欣赏曾国藩呢?有三点。第一,曾国藩这个人性格和道光皇帝相投。曾国藩从性格上来说,是一个比较实在的、比较踏实的人,他是一个湖南乡下来的年轻人,没见过大世面,憨头憨脑,说话很直。道光皇帝就喜欢这样的老实人,不喜欢那些油腔滑调的人。

第二,曾国藩工作认真,做官尽职尽责。翰林虽然没有多少事,但是偶尔也有任务派下来。

第三,道光皇帝是一个非常崇尚理学的皇帝。

八、刚到衡阳,曾国藩面临着五无:

一是无办公场所。

二是没有名正言顺的职权。

三是还没有经验。

四是没有朋友前来帮忙。

第五条:无制度保障。

九、曾国藩在家居这两年的自箴:

偏激,好名,也就是过于重视获得好名声;喜欢公开批评、谈论别人的过恶;做事有始无终;待人接物过于怠慢。

那么怎么做呢?也是四条: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十、曾国藩以什么战法对付太平军呢?

笨人曾国藩的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作“结硬寨、打呆仗”,或者叫“打死仗”。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十一、曾国藩一生有两个核心焦虑:一个是自己能不能成为圣贤,挽救国家;另一个是曾氏家族能不能光大和永久。

十一、曾国荃带的部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贪财能抢,另一个是残酷好杀。

十二、曾国藩形成了三个在当时相当与众不同的外交观念。

第一是对外国人要平等相待,要把外国人当人。

曾国藩第二个与众不同的观念是诚信外交。

曾国藩还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超前的观念:在对外交往中,不要争面子,而要争里子。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

十三、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强烈反感,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有“五疑”。哪五疑呢?

第一,教堂的大门终年关闭着,看起来神秘莫测,而且房屋都修建了地下室,所以很容易被中国人怀疑是为了囚禁幼孩用的。

第二,有的人到仁慈堂治病,结果就被劝入了教,留在那里不回家,所以被中国人怀疑是不是为药所迷。

第三,传教士为濒临死亡的人举行洗礼,用水淋脸洗眼,让中国人感觉非常诧异。

第四,教堂里有不同的区域,有的母子同在教堂内,却经年不得相见。

第五,今年教堂中死人过多,死者的胸腹先腐,于是浮言大起。

【金句摘抄】1.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

2.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

【下一步行动清单】像曾国藩一样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一书、一点、一行动】

一书:你需要的一本书。接下来阅读《高分阅读法》这本书。

一点:你需要的才是重点。

一行动:一个知识点一直践行。以曾国藩为榜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