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美丽的女人有着和作家一样的名字——丁玲。
丁玲的爱情之路始于美好终于忧伤,她无法像作家一样把她描述出来,无法用文笔宣泄只能付诸于眼泪。现在的她常常哭泣很难看到她的笑脸。
世间许多男女都执着于爱情向往爱情。丁玲也一样。少女时代的丁玲生活在大山之下的小村庄,山清水秀的灵气孕育着她,她是自然天成的美人坯子。
改革开放的的春风带来了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给全国各地的人带来了劳务市场。丁玲也随着这股人流来到了广州。
初到这里,她孤独想家。广州是个雨城,一入雨季整日刷刷啦啦下个不停。好像人都有这种感觉,身在异乡生病时和下雨天就会特别想家。
晚上十点多下班后雨还在下,丁玲翻来覆去睡不着,集体宿舍里劳累了一天的工友都睡了。她透过那小小的窗口看着那昏黄的路灯有点想家,心想:母亲此刻睡着了吗?
披衣起床撑起一把小花伞。那时手机还不流行,大路两旁有磁卡电话。夜有点静了,她准备到电话厅旁给妈妈打电话。
单纯的少女缺少防范意识,一个大男人从被后楼住了她的腰,预意对她施暴。她大喊救命,那男的捂住了她的嘴巴。
陈豪当天刚发了工资,自己留了一小部分,剩下的拿去给二公里外的姐姐,让她把两人这个月挣的钱邮给老家的父亲。他一只手打着伞,一只手握着车把,下坡速度快,车子不听掌控的冲到了草丛里。这下刚好冲到丁玲和那歹徒的身边,那人见半路上杀出来个大男人吓得拔腿跑掉了。
陈豪把自己的衣服脱给了这个连惊带吓浑身哆嗦的小妹妹。真是万幸,陈豪的及时救驾让歹徒没有得逞。
丁玲在这个雨夜里结识了陈豪并把他当成了救命恩人。爱情的最初就是彼此的好感,丁玲的美丽也萦绕在陈豪心里。
以后的日子里,晚上下班后会有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孩子陪她一起出去散步,去打电话。丁玲说,那段时间特别难忘,雨天也不再那么孤单,心里有了依靠万事皆美好。
爱情的结果就是身心的结合,丁玲把身子给了她爱的人。在还比较封建的年代,没有结婚就偷吃禁果是非常危险的。万一姑娘家怀孕了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会炸得姑娘声明狼藉。
丁玲就是这个万一,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陈豪不得不把她带回老家待产。这件事还瞒着丁玲的父母。既怕未婚先育的事坏了父母名声,又怕两家相距太远,父母会不同意他们的婚事。都说女人傻,确实如此,父母养女二十年,不到两日她就会抛弃父母把心送给别人。
陈豪没有母亲,家境贫寒。几间破瓦房也是风雨飘摇,父亲年迈有腿疾,走路瘸瘸拐拐。
对这个不像样子的家丁玲没有反感,她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女人,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丁玲顺利地生下了女儿。女儿没有满月陈豪就又返回广州了。她在家用心带孩子伺候老人。刚开始的岁月里,陈豪隔几天往支书家打个电话,让丁玲来接,问一下家里长短,孩子,父亲。末了说自己一定好好努力,挣到钱了一家人团圆。
那年夏天雨水大,几个霹雳闪电下起倾盆大雨。几间破房子瞬间塌陷,好在一家人在邻居家躲雨,才保住了性命。
自此这个女人没有了房子,邻家婶婶心肠好给丁玲腾出两间偏房让她一家人住。
丁玲的妈妈千里迢迢找到这里,看见花骨朵似的女儿变成了干瘪的“老太太”,再看看女儿怀里的孩子几乎是只“猴子”,心疼得直流眼泪。
邻家婶婶叹了口气说:“可怜的孩子,有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是没有钱买肉的,吃的一点油水都没有,哪有奶水喂孩子,你看看她母子都瘦成啥样子了。”
丁玲妈听了这话,看看眼前的女儿,泪如泉涌。五十多岁的妈妈给丁玲跪下,求她回家。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的丁玲决定坚持,她劝回母亲,并表示自己的决心,向母亲保证陈豪会对她好,她会越过越好!
母亲含泪离开,母亲连她家一口水都没有喝。离开村庄时不时的回头,多么的于心不忍呀,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过得如意。
如果事情像丁玲想的那样简单还好,陈豪已经许久没有消息了,是出事了?还是另有它因?
寄人篱下了一年整,她决定把公公先托付给邻家婶婶,然后带着孩子去寻陈豪。就在这时陈豪回来了,原以为会给她带来个惊喜,谁料想给她的却是个晴天霹雳。
陈豪的身边有一位娇滴滴的美少女,那少女唇红齿白好像自己当年的影子。无情的陈豪抛弃了这朵凋谢的花朵。
丁玲哭着问陈豪原因,回答是:“我不喜欢你百依百顺的性格,女人要有辣味看着才舒服。你走吧,你我缘分已尽。”
陈豪父亲一气之下一病不起,他知道他们欠了丁玲太多的人情,即便儿子好好地去还也还不清。何况现在这个逆子又背叛了人家。真是缺德呀!
又逢雨季,雨刷刷啦啦地下着。这次丁玲真的想家了,无边的孤独侵蚀着她:“妈呀,我该何去何从?”
梦里妈妈向她伸出了双手,她投向母亲那温暖的怀抱。母亲含泪说:“任何时候你都是父母的宝贝,任何人都可以对你无情,父母永远不会!”
在这样的梦境里丁玲也是哭泣的,她无法面对自己的父母,不知道何时再能看见丁玲的笑容!
最后说一句:女人也要学会有脾气,在扭曲的灵魂那里把你失去的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