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城乡可以没差距的”!乍一听,恐怕会有人出来反对:没差距,年轻人为什么往城里跑?没差距,做父母的为何都希望孩子飞出去?其实教授在这里说的是教育。他的言辞真的犀利,一如鲁迅,我认为。他还曾说:如果将来有时间的话,他要用“判教”的方式把《读经教育》写出来,出一本比较“学术性”的书,让它判摄所有教育,又判释所有教育。可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上当代教育学的代表作,以导正全人类的教育。我相信,绝对相信教授所言。因为他在实施一种战略——乡村包围城市。目前体制教育界看他的书不多,对读经教育也不很了解。读经教育大部分都在民间发展。教授是在实现“从百姓普遍的觉醒来改变知识分子的观感”的宏愿。发自内心地佩服。教授在几千场的演讲中,“险语”多多,但听来委实振聋发聩。
想想自己的心路历程,的确认为教授这句话分外正确——城乡其实可以没差距的,潜台词则是我们的教育出错了!我们的老师教错了!细思量,还真的是。求学时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乖乖女一个,勤奋,努力,上进,书本知识不在话下,可一考上大学,面对铺天盖地的中文教材,险些招架不住。不过学着学着倍觉古人之伟大。虽未接触真正的经典,但发自内心感觉过去的东西很好。后来走上讲台,发现自己功底太薄。邻家大伯高小毕业,不但文学功底深厚,字写得也很好,尤其是软笔。当时就想,高小校毕业意味着没上几年学呀!为什么他水平那么高呢?当时只是疑惑,但未作深入思考。后来教着教着就发现学生上了十几年学,怎么写不好作文呢?也不是没有生活呀!尤其是教高中的时候,选修课本上节选的文言文特别多,我教得相当吃力,随着备课量的增加,我又想:我上学时怎么没学那么多呢?后来幡然醒悟——老师没教呀!忽然想起,曾经有一位领导给我说过她是北师大毕业,进大学后发现自己特孤陋寡闻,因为她从农村出来的,在当地肯定很有名,可一到宿舍才发现同宿舍的人古文的功底相当深厚,而自己却是一张白纸,差距可想而知。我就想,假如我们的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让我们读了高纬度的书,想必情形就会大变。因此说不是学生有问题,而是老师有问题,教育有问题!假如老师们按教授所言,不管学问深浅,只要认字,依良知领读孩子,及早、老实、大量地去读、去背,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满腹经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智慧就会增加,何愁品学不兼优?而读书是无论城里还是乡下,都是一样的。客观环境虽然迥异,但只要能够求得真知,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无法匹敌的。所以教授所言“险语”是真真切切的,绝非耸人听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乡真的是可以没差距的……
谁拥有经典,谁就拥有了文化,拥有了智慧,谁就赢得了人生,这与地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