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点关联度比较高,4567也是一个点引出另一个点的,第6点是最重要的,一点一点来讲吧
1、场地要有所布置
和场地方沟通好,活动之前要对场地进行适当的布置,这次活动手机场很有秩序,但是智能硬件场人流比较散乱,靠扶手那一侧的座位基本没人坐,第一因为地方窄进去不便,第二电源线阻挡,导致人都挤在外围,后面的人也看不到也体验不到。阿博和罗林最开始负责的那张台,这种是最合适的,人流密度刚刚好,集中有序,比较好控制
2、进场后直接分类就座,各就各位
尽量提前45分钟清场,人员进场后签到发号码,根据号码由该场次的负责人直接引导到指定场地就座。这次活动最开始很杂乱,进场地是一拥而上的,是一个位置满了就涌到下一个位置,这次的引导没有做好
6.体验对比过程中,用户对各手机的差异感知不明显
“一轮玩下来,对手机最大的特色没太大印象”这是我以前三星智能体验顾问同事、现联想手机品类培训师的原话。
一个手机行业的深度用户专家级用户都是这样的感受,可想而知其他的新手用户会是什么感受了。(用户回访调研这个事要去做,这个第9点会讲)如果我们这个体验会不能鲜明地让用户感知到各手机的差异,我们这个体验会就是彻底的失败了。外观手感用户可以直接感受到,但是手机真正的核心在于他的系统,系统是影响用户日常使用最大的痛点,但是
系统的体验不同于智能硬件,智能硬件通常是单点突破,用户很容易感知到这个功能的强大与否,但是系统因为里面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很细节,如果不去引导用户,他们是很难感知到不同手机内在的差异的。所以整个体验的过程还是要做控制做引导,功能点要
一个一个过,可以借鉴下三星的智学堂和品鉴会,
不过智学堂和品鉴会是以单品深度引导为主,我们侧重亮点对比,
有机会我会找三星的人过来和大家分享下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一起来策划下这个流程,比如让大家就现在手上的机器体验相机部分,然后交换体验不同机器的相机,这样用户对不同机器相机功能的差异感知会更强烈。另外我之前说的,硬件方面,放一些能够体现出硬件差异的图片、高清视频、音乐之类的,让他们感知下不同机器硬件上的差异。总之这里有三个部分要区分来搞:1.外形方面的视觉、触感等;2.软件系统方面的亮点;3.硬件方面的表现力差异和性能差异。
7.小组人员搭配,通过人员搭配调动不同人的需求
用户等级:人除了利益驱动力,还会有精神层面的驱动力,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渴望被人尊重被人认可,所以在报名的时候设置一些门槛来判断用户等级,然后根据新手用户和专家用户搭配组合好,把发烧级的人和普通消费者适当放在一起,发烧友为了彰显自己的见识,会抑制不住分享的欲望,这些人就会自发地变成一个解说者,给身边的人讲解各款手机的不同,这样可以很好地满足发烧友的成就感和自我表达的需求,这些人得到满足后会更有动力去传播。而普通消费者这种新手用户又能受到专家用户的帮助受益,互动就会起来。这一点罗林几个讲解手机的在现场应该感受更深刻。当然整个过程一定要有控制和引导。
男女搭配:也是上面一样的道理,宅男也会追求成就感,特别是在美女面前,美女一个点头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所以宅男为了彰显自己的见识,喜欢给女神修电脑、做导购、讲解知识,即使美女不坐在宅男旁边,和美女同台也可以有效地激起他们的这些欲望。我们可以尽量邀请一些美女过来,有女性爱好者参会,也尽量分配均匀,做到每张台配一个女性,互动会高一点的。
8.专门设计一些分享的点,并且帮用户做好分享的素材,降低用户分享的成本
用户一定是有分享的欲望的,但是分享的门槛会决定分享的转化率,有时候他们不知道分享什么,有时候错过了分享的时机,那我们就专门设计一些点来给他们分享,比如这次的机械臂就是很好的一个点,从现场的反应来看就知道,机械臂是整场的亮点和热点,几乎每个人都围过来玩过游戏,那在他们在用机械臂吸硬币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和他说,来,手机给我,我帮你录下来,微信的小视频就是一个非常好工具,我们不用录全程,就吸起来的那几秒或者放下去的那几秒录下来,把人也拍进去,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适合拿来装逼的素材了,我们帮他们录好,他们玩完游戏自行去填充文字并且发送,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他们分享的门槛,可以很好地提高分享的转化率。然后这些台上还要有我们未来体验会的logo,在拍照和录视频的同时拍进去,这样对我们的品牌传播会有很大的作用。google眼镜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设计传播点,回头我们讨论设计出一个大展架,放在google眼镜后面作为背景幕,这样他们在背景前体验眼镜的时候,我们给他们拍照,这样一来对拍照画面可以进行比较好地控制,二来背景幕上的信息也是我们品牌传播内容。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讨论研究开发一些出来
9.活动的前后都让用户参与进来,就算是形式也好,也要形成一种参与感
虽然前面讲的东西有一些参与感的思路在里面,但最让用户有参与感的,还是搞得像小米一样,每次系统升级都会问用户最想要什么功能,升级完之后问用户哪个功能好,我们也可以,给每一场定一个主题,但不要给出具体的机型,而是活动前问用户想体验什么机器,反正他们说的东西八九不离十我们肯定会做,最后我们就说通过问卷决定了这期的机器是这些,这样就营造了那种参与感,营造了他们参与了产品决策的感觉,来来回回不也就那些热门机器嘛,我们尊重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参与的意愿就更高,到场率也会有提高的。活动结束后可以做用户的回访调研,问他们活动哪个环节最好玩,问他们哪款机器感觉最好,如果让他们买,会买哪款,理由是什么,或者搞投票,就某个功能点,投票哪个机器最好,通过这些东西做成一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来传播。反正就是小米的那句话“让粉丝参与产品开发,让粉丝成为专家”。至于实现方式是用微信服务号还是建粉丝群搞论坛,可以后期来讨论
10.结束时搞点合照什么增加以下整体的互动,也作为宣传的素材,这些就不说了,你们肯定有想法的了